第11页 (第1页)

作者:暮兰舟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1dquo;仗着宠爱和子嗣,曾经对先皇后不敬的妃子们,谁有了好下场?淑妃满门抄斩,赐白绫自尽;丽贵嫔打入冷宫,父亲被配千里,死在半道上;还有德妃,以为自己有两个儿子,胆敢觊觎皇后之位,如今疯傻软禁在宫里,她父亲丁忧之后就赋闲在家,皇上早就暗示了史部,永不起复。”

  张嬷嬷呆了半晌,方道:&1dquo;皇上他,喜欢秋后算账呢。”

  柳氏黯然道:&1dquo;只可惜先皇后,早年身子亏损得厉害,再怎么调养也无济于事,早早的去了,皇上本事再大,也不能改命的。淮南伯为何受宠?只因他还是教坊司一个普通乐师时,先皇后极其喜欢听他击磬,尤其是犯了头疼疾时,听到他的磬声,先皇后会觉得纾解不少。皇上爱屋及乌,每当思恋先皇后,就叫淮南伯击磬,所以男宠之事,实乃子虚乌有。”

  张嬷嬷啧声道:&1dquo;我也听过淮南伯的磬声,确实美妙,可也不至于神奇如斯吧。”

  柳氏说道:&1dquo;你听的是声音,他人听到的是夫妻情意。”

  张嬷嬷叹道:&1dquo;如此说来,皇上对先皇后是深情,但是,对争宠的嫔妃们,却是大大的无情。”

  柳氏若有所思道:&1dquo;这世上最无情的事往往是最有情的人的做的;最无情之人,也能做最有情之事,各有各的缘法罢了。”

  归田居正上演着白头宫女在,尤坐说往事的大戏,东篱院两个小萝莉吃罢中午饭,颜如玉见眼睛还未全好,又赖在睡莲房里睡了个午觉,下午起来揽镜自照,一双眼睛好歹恢复了原样,这才辞别了主人归家。

  颜睡莲送了颜如玉至垂花门外,转到归田居打算蹭一顿午后小点心,一进房门,就听到柳氏在和一少年说笑的声音。

  打帘子的张嬷嬷附耳说道:&1dquo;是送樱桃的霄哥儿来了。”

  颜睡莲点点头,扫了一眼自己的打扮还算得体,便径直走了进去,张嬷嬷朗声笑道:&1dquo;九小姐来了。”

  柳氏摇着素面团扇,&1dquo;这人真是经不得惦记,刚说起你呢,你就来了。”

  睡莲站定,敛衽行礼,&1dquo;宁宵哥哥好。”

  一个穿着圆领宽袖青绢襕衫、头戴玄色儒巾、腰系蓝丝绦、约十六七岁,眉眼有些腼腆的少年站起来,整了整衣襟,拱手长辑还礼道:&1dquo;睡莲妹妹好。”

  此人便是为感谢睡莲帮忙修缮房屋,往颜宅送鲜樱桃的少年,十七寡嫂的独子颜宁霄,大燕国服制严格,这襕衫只有中过秀才的才有资格穿,颜宁宵家境贫寒,出门拜访无论酷暑严寒,基本都是一套襕衫。

  主客见过,睡莲又朝柳氏施了一礼问安,乖乖的坐在颜宁霄对面的玫瑰椅上,丫鬟上了茶,她熟稔的用盖子撇撇茶沫,饮了半口,轻轻放下,一丝声都不出。

  柳氏和张嬷嬷相视一笑:平日里不管睡莲多么胡闹,只要她见了外人,必定是最最懂规矩的那个。

  这场面有些冷了,颜睡莲接着刚才的话题,嫣然一笑道:&1dquo;刚才婶娘和宁霄哥哥在说我什么呢,若是好话,就继续说下去;若是不好,哼哼,我可不依的。&1dquo;

  颜宁霄忙道:&1dquo;刚才和婶娘说,我家院子里的樱桃果已经摘尽了,今天送的是最后一茬,婶娘说睡莲妹妹最爱吃那甜樱桃,如今没了,不知该怎么伤心。我说无妨,再过几日,桃子就熟了;即使桃子结完了,石榴子也红了;到了冬天,还可以去挖野荸荠,总之在这成都城,一年四季都能找得到鲜好吃的水果。”

  柳氏道:&1dquo;贤侄有心了,只是如今你要温书准备今年的秋闱,那些桃子石榴荸荠什么的我打下人们上门去取就是,你回去和你母亲说,得闲了来我这里坐坐,我们都是老姐妹了,不用每次都要先下帖子的。”

  颜宁霄和寡母深居简出,很少和外人打交道,所以面上略有些腼腆,好在举止说话还是落落大方的。柳氏和他母亲荣氏都是守着独子的寡妇,两人惺惺相惜,来往就多了起来,柳氏叫荣氏为十七嫂子,称颜宁霄为侄儿。

  颜宁霄连忙起身应道:&1dquo;侄儿一定带到。”

  颜睡莲顿时觉得身负罪恶感:为了满足自己口腹之欲,这个月正在备考的颜宁霄天天亲自送樱桃。

  &1dquo;我倒是忘了你马上就要举人试了,真是对不住,麻烦你每天走二里路。”颜睡莲诚意道歉,心想柳氏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为什么不早说呢?

  颜宁霄摆手道:&1dquo;其实不麻烦的,每天这样走上二里路,脑子活泛,回家温书的效果反而好些。”

  柳氏也点头道:&1dquo;劳逸结合就是这个道理。”又命张嬷嬷递过一个小匣子,说道:&1dquo;夏天一过,就是秋闱,里头是一枚上好的端砚,婶娘祝你金榜题名。”

  颜睡莲附和道:&1dquo;对对,最好是高中解元!

  乡试在大燕国京城和十三个布政司分别举行,每三年一次,每个考区的第一名称之为解元。也就是说,每隔三年才出现十四个解元。若要考上谈何容易?更何况颜宁宵年纪尚小——乡试之时,连七十多岁的老秀才都拎着考篮应试。所以柳氏和张嬷嬷但笑不语,没有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