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页 (第1页)

作者:华灯初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可你的伤……”

崔莞并非不心动,上一世她虽在雍城三年,但论起来还是不及老赵这等土生土长之人熟悉地形。

  “姑子放心,老奴的伤无碍。”

老赵忍痛动了动双肩,示意他确实无碍。

  犹豫片刻,崔莞终颔应声:“如此,有劳赵叔了。”

  “姑子言重矣。”

听到此言,老赵心底不由松了一口气,只是趁她转身之际投去的一记目光中,隐隐闪过一丝愧意。

  车队中的男子虽被山匪砍杀得七七八八,但大多是护卫,家主只受了些许轻伤,得知老赵欲与崔莞等人同行后,略挽留两句作罢,带着一干女眷,颤颤巍巍的谢过崔莞,生怕再生变故,急急忙忙上路,恨不得离这些杀人不眨眼之辈越远越好。

  “当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早知如此,便不该出手相救。”

碧落俏脸含怒的瞪着渐行渐远的车队,方才救人时,那一道道警惕戒备的目光,多少还是让自山谷中走出,性子淳朴的碧落心中甚不是滋味。

  “乱世之中,本就如此。”

崔莞仅瞥了一眼便回头,将手中缰绳一甩,“走。”

  一骑奔出,碧落等人随即策马紧随,老赵因身上有伤,便与其中一名墨卫同骑,一行人快马加鞭,朝雍城奔去。

  朝去夕来为一日,崔莞等人在老赵的指引下,并未直接沿官道奔行,而是取崎岖小道,登上距雍城略有一段距离的山头上,居高临下,虽望不见城中状况,却能窥见半分城外的情形。

  此时天色将暗,城外火把通明,亮堂的火光下,一片密密麻麻的营帐顿时跃入崔莞眼中,由东向西,一眼望不到边,只是透过远处渐暗的夜幕下,那抹明彻天际的光亮便可得知,魏人确实将整座雍城围得严严实实,滴水不漏。

  这等情形,又该如何避开睽睽众目潜入城中?

  崔莞眉头紧拧,6路行不通,走水路?

  可几乎是念头一起,便被她弃到一旁,雍城虽南带渭水,城中亦有流经城外小河,可魏人既做出这般严密的防守,又岂会不留心水路?

  “主子,眼下只能候在城外,静待时机。”

碧落面色沉郁,即便墨卫身手不俗,也难敌千军万马。

  崔莞何尝不知眼下的情形,除了耐心等候,已别无他法,可一思及刘珩此时就在雍城中,且身旁还潜伏着心怀不轨之徒,让她如何能耐下心思?

  难以抑下心头腾涌的燥乱,崔莞紧紧攥着马缰,用力的甩了甩头。

  不能乱,若连她都乱了,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一阵甩动,崔莞额前略泛起一丝晕眩,然而却将心头的燥乱悉数压下,她阖上眼,待晕眩褪去后,方睁开眼,继续眺望远处密集的营地,心中不断的思量入城之法。

  这时,因受伤又连日在马背上颠簸而险些昏厥过去的老赵,终于缓过神来,待他得知崔莞的难处后,不由示意同骑的墨卫驱马上前,低声言道:“姑子,老奴知如何避开魏人入城。”

  崔莞沉冷的眸子陡然一亮,侧看向面色白的老赵。

  “说来也巧,老奴曾与城中晋商蒋业共同谋商,蒋业曾带老奴行过一条密道,据他所言,此密道乃是城中晋商暗中所凿,为的便是避过官家,行粮盐之财。”

  老赵并未隐瞒,一五一十言清讲明,而后又道:“姑子走后不久,老奴无意间救下一名落水的孩童,岂料那孩童正是蒋家独孙,为此,老奴多得蒋家照拂,才能有今日。”

  一番合情合理的言语,加之崔莞为刘珩的安危,已有些沉不住气,匆匆思虑片刻,她便决定,随老赵一同,沿密道,入雍城!

  ☆、第二百七十五章城中谁人暗设伏(上)

  老赵口中的密道,离方才崔莞探查城外魏营的山头不远,沿着崎岖的山路七拐八拐,便寻到一处小山坳中,以蔓藤遮掩的洞口,乍看下与当初刘珩带她入谷时所走的那条山道颇为相似,但镐铲等人为的痕迹却是一眼及辨。

  许是因要搬运货物的缘故,密道修建得倒也宽敞,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崔莞还是让众人下马步行,至于骏马则暂且置于离洞口不远处,一间刻刻意开凿而出,用于暂时放置货物的石屋中。

  老赵一边引路,一边指出嵌在密道石壁上的灯盏,携带火折的墨卫便上前燃灯,顺着昏暗的密道行了一个时辰,才见前方隐隐出现一道木门。

  “主子,且慢。”

碧落抢先一步行到门边,贴着木门静听片刻,并未听出异常,于是回望一眼,示意其余墨卫护好崔莞,这才小心翼翼的推开木门。

  借着自屋顶透入的月华,碧落隐约看出,这是一间仓库,门窗紧闭,满室清冷,屋内除去尘埃,空空如也,不见半点堆积的货物。

  她手持利刃,小心的环视一圈,确认屋中无人,便退回木门旁低声道:“可行。”

  声落人出,不多时,一行人便尽数出了密道,老赵将木门仔细拴好,喘了几口气,哑声道:“这是城南码头的一处货仓,原属蒋氏所有。”

  “有劳赵叔了。”

崔莞颔,无论城南城北,只要入城便好,略一思忖,她果断指出两名墨卫,下令道:“你们二人护送老赵前往医馆,余下众人,皆随我来!”

  长途跋涉之下,老赵的伤势愈来愈严重,虽有擅医术的墨卫,又携了金创药在身旁,可到底比不过医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