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页 (第1页)

作者:华灯初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将两物交予墨十八后,崔莞低低的碎语一声,不顾墨十八惊诧的神色,厉声道:“此物,你须亲手送至,无论生何事,都不可假手他人!”

  墨十八一凛,重重点头,“诺!”

  待墨十八走后,崔莞将余下的两封信笺收妥,又吩咐碧落准备远行事物,末了又道:“一切暗中着手,莫要让母亲察觉。”

  “诺。”

碧落虽不知崔莞为何突然有这般大的举动,但身为墨卫,自是不会多问,依照崔莞的吩咐,暗中安排车马事宜。

  **焦心等待,翌日清晨,天色未明,整个清河郡尚未全然苏醒,两匹飞奔的骏马穿过街头,朝刚刚洞开的城门疾驰而去!

  ☆、第二百七十二章跋山涉水为君行

  华灯初上,建康沐园一处奢华的朱楼中,轻纱曼曼,白雾缭绕,光可鉴人玉石板上落满四溅的水珠,亦映出一张娇媚的奴颜,眉尖若蹙,迷离的眼瞳,痛苦中透着一丝难耐的欢愉。

  一道道交织的粗喘低吟,回响在空旷的朱楼里。

  “……主子,轻、轻些,玉、玉倌…嗯……”

  缭绕白雾之下,温热的池水激荡,阵阵涟漪四散,闻言之后,水面的波动陡然加剧起来,一声低吼乍响:“贱人,贱人!”

  一时间,喘息,痛呼,低吼混着潺潺流水之声,飘出朱楼,消散夜下,守在门外的仆从皆垂头含胸,面色白。原本匆匆行来的一名探子,也不由缩回险些叩在门扉上的手,退到一旁静静候着。

  少顷,屋内渐渐归于平静,一声掺着疲惫与满足的呼声传出,门前的仆从硬下头皮推门而入,不多时便架出一名昏厥的美少年,那仅裹一层薄纱的身躯上,片片青紫,触目惊心。

  只稍一眼,那探子便收回目光,跨入门槛,而两名仆从则将玉倌架到相邻的侧屋歇息,以防万一刘冀又兴起,可随时将人送回榻上。

  “主子。”

探子跪在大堂中,低眉顺目的向仍泡在玉池内的人影禀道:“焚公子传简,万事已俱备。”

  半阖的眼眸倏然睁开,涌动的阴寒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刘冀唰的一下站起,不顾身上滑落的水珠,大步踏出玉池,“传令伏军,协阿焚行事,若有违令者,杀!”

  “诺。”

  ******

  朝晖初升,崎岖的山道上,几匹骏骑飞奔,蹄起泥翻,踏在地上的声音远远回荡在山间。

  一袭长袍加身的崔莞,紧攥缰绳,时不时甩鞭抽马,一连数十日披星戴月,跋山涉水,那张清美娇嫩的小脸上满是疲惫之色,且风吹日晒之下,肤色黯淡许多,即便此时未饮沉梦,乍一看,任谁都会觉得,马背上乃是一活脱脱的俊秀郎君。

  “主子,前方便是旬水,淌过旬水再往前便是秦岭。”

碧落驱马,紧紧追随在崔莞身畔,而两人身后那八道同是快马加鞭的人影,均是刘珩暗中布置在崔氏的墨卫。

  临行前,碧落特意让众人分而化之,至城门外方聚集,随护崔莞一路西行,前往雍城。

  由于紧迫,这一路不分昼夜,行累即歇,每日除去三四个时辰入眠,几乎整日都在马背上颠簸,有时恰逢村镇,便有榻可躺,有热食可用,还可梳洗一番,但绝大多数,崔莞一行人皆歇于荒野之外,以天为衾地为榻,食的也沿途补给的干粮冷水。

  身为墨卫,自是受的住这般长途跋涉,日夜兼程的苦楚,可谁也未料到,往日里看似娇弱的姑子,竟能与众人共同进退,不言一声苦,不落一步路。

  经此一行,众墨卫看向崔莞的目光中,不知不觉添了几分敬佩,这声主子,也唤得心悦诚服。

  秦岭,只要翻过秦岭,雍城不远了。

  崔莞沉着的眸光微闪,持着藤鞭的小手挥动得愈频繁起来。

  随朝晖升起,七月的流火驱散清晨的凉爽,万丈金芒炙烤整个大地,尘土飞扬的古道上,阵阵热浪翻腾,浑身上下香汗淋漓的崔莞,勒马眺望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峦,而她身前不远处,则是一条白浪滔滔,奔流不息的大河。

  “主子,前行无桥,亦无摆渡之人。”

  等了小半盏茶的功夫,莫约一个时辰前便先一步敢到河畔,又往左右两侧沿河探路的墨卫恰好策马奔回,将所探实情尽数沉声禀于崔莞。

  既无桥,又无摆渡,便意味着眼前这条大河,难以横渡,当然,沿河奔行,总能寻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家,但这一寻,快则一、两日,若运气不佳,寻个三、五日也未尝不可。

  于崔莞而言,莫说一日,哪怕是片刻,她都不愿耽搁。毕竟,在此处多延误一分,刘珩的性命便会多受一分危殆。

  须得设法过河!

  崔莞抿了抿唇,抬眼扫向四周,由于此处已接近秦岭,古道两旁是荒无人烟的茂密山林,参天古树,枝桠蔓藤,数不胜数。

  稍稍几眼,她便有了心思,抬手指向路边一颗颗莫约碗粗的树木,沉声道:“伐木造筏。”

  墨卫擅武,力气自不在话下,而且身上人人佩有利刃,伐木不过是一刀一剑,斩断便是,可造筏除了木料,还需麻绳,才能将木料系牢稳固。

  对此,崔莞盯上了缠绕在老树身上的碧藤,这些终年长于深山老林间的碧藤,最粗的甚至有巴掌宽,碧落依言斩断几条二指粗的藤条,用力一扯,韧性十足。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崔莞让她多斩一些,两三条拧在一起,足以暂时充当麻绳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