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页 (第1页)

作者:华灯初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看见百里无崖唰白的脸庞,墨衣弹了弹衣摆,心满意足的转身,离去。待云瑶入屋时,便只目及百里无崖有气无力的倚在窗前,一副大祸临头的悲壮模样。

  且不言百里无崖如何在云瑶的劝导下重振作,准备下手将墨衣毒哑几日,便说刘珩走榻旁,一下就看清了崔莞眼角那一滴缓缓滑落的泪珠。

  他身陡然一僵,待沉凝的目光触及罗衫渐渐染出的殷红,心更似被铜锤狠狠一砸,钝痛入骨。

  刘珩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因伤及筋骨,不该轻举妄动的双手缓缓蜷曲,紧握成拳,愈来愈用力,直至泛白的骨节出啪啪的躁响,手背上怒起的条条青筋,狰狞骇人。

  那**的种种,一一自他眼前闪过。

  秦尚得知萧氏欲在夜宴归途中对崔莞不轨,是他差人暗中通风报信,以刘冀的为人,秦尚的恨意,以及萧氏对兵书的渴求,于情于理,都不会放过这次难得的时机。

  而此次,对他而言,也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借此精心谋划一番,便可在刘冀,秦尚,萧氏之间埋下嫌隙,同时亦能令崔莞彻底对秦尚断情,死心。

  刘珩不知崔莞上一世所历,按己所见,便将崔莞的推拒,全然视为是对秦尚生情之故。

  因而,一封密信,诱出一场夜下一箭双雕的袭杀。

  王樊设宴,为避嫌,太子未出席,可一张易容皮膜,又有谁知来人究竟是裴清还是刘珩?若不是6岚一场宴中谋划,想必崔莞也难以觉其中的蹊跷。

  离开王氏府邸后,他与崔莞分道扬镳,又寻到裴清,弃了皮膜与裴氏的车马,随后便一路沿着痕迹追向覆舟山。

  此次行事,墨十八并不知情,不过事前曾接到耿叟的密信,出事之后,引崔莞奔向钟山的方向,便是信中所提有,要的,就是让崔莞奔到谷崖之上。

  秦尚不知四周地形,尤其是这座谷崖,常年笼于云雾之中,短时间内难以探清,然而对刘珩而言,则不然。

  墨卫本就隐于钟山山脉之中,多年的探查,早就令其了若指掌,这座谷崖看似凶险,却并不算高,且崖下蔓藤丛生,交结成一张细密的绿网,而绿藤之下便是一环绕覆舟的小河。

  跌落谷崖,兴许会伤,但绝不会死!

  接下来之事,便顺理成章。

  交手,受伤,跳崖。

  一步一步,他将所有人的心思,举止,测算得淋漓尽致,让崔莞以最惨烈的方式,彻底斩断与秦尚之间的情愫。

  可……

  刘珩气息粗喘,紧握的拳头慢慢抬起,松开,冰凉的掌心贴在左胸上,眼底闪过一丝茫然。

  明明一切照他所想的那般,顺利到底,为何此时却无半分欢愉?

  静默片刻,缓缓平复起伏的心绪后,刘珩撩起衣摆,轻轻落坐在榻沿,伸手抚上那张苍白憔悴的小脸,拭去悬在眼角下的泪珠,顿了顿,方点了她的睡穴。

  看着崔莞渐渐归于平静的睡颜,又记起那条牢牢系在手上的宝带,刘珩眼底渐渐染上一层如烟似雾的温柔。

  他起身取来备在矮柜上的膏药和布条,轻柔地为崔莞裂开的伤口上了一遍药,又将她外露的左臂纳回被中,静坐了好一会,才悄声离去。

  ☆、第二百三十四章山雨欲来风满楼(下)

  客气的送走秦四郎,返回前堂的崔莞立在门前,凝望仍旧飘落绵绵细雨,略显阴暗的天幕,面色沉着。

  秦四郎的话不多,然而句句落在她耳中,却别有深意。

  江南粮盐两案,看似寒门损兵折将,可只要孝明帝打压士族之心一日不变,寒门势力定然不会示弱。

  待此次清算过后,孝明帝应会转手向士族施压,但对于王谢这等庞然大物,孝明帝暂且难以下手,故而最好的立危之人,便是亲生儿子。

  必要时,孝明帝绝不会心慈手软,甚至会亲自下手,剪除刘珩几根渐露的羽翼,以达寒强士弱的权衡之道。

  刘珩的处境,岌岌可危,此刻,绘心园的出头之举,无疑是自寻死路。

  因而,秦四郎一开口,便是让崔莞离开建康,介时再暗中以寒门势力相护,崔莞可无忧。

  可惜,崔莞坦言推拒了这番好意,她既然敢在此时将绘心园的邀帖送入世家中,又岂会未做好应有的盘算?刘珩越是朝不虑夕,绘心园的名望便越是要声名大噪,遐迩所闻。

  到时候,王谢等大族,定不会任由孝明帝探手,在众人的眼皮之下毁了绘心园,那无疑是明目张胆的甩了士族一个耳刮子。

  此举,只会令人心涣散,自扫门前雪的士族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奋起抗击寒门。

  除非孝明帝生出灭士之心,否则,断不会有这一日。

  “原来,她早已思虑周全,至纤至悉。”

马车中的秦四郎,阖目苦笑,一双执抚琴的手,紧握成拳,狠狠一击,重重地捶在铺着一层厚实软垫的车厢中。

  与此同时,另一辆与秦四郎马车擦辕而过的青篷马车,缓缓的驶向绘心园。

  这一日,秦四郎告辞后,便再无客登门,崔莞心中生出一丝紧迫之感,她虽谋算得具无遗策,可若王谢等人下定心思洁身自好,崔莞亦别无他法神途凡少。

  淅淅沥沥的绵绵细雨时断时续的落到深夜,方慢慢止歇,雨过天晴,云雾尽散,一轮明月悠悠的显出了浑圆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