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第1页)

作者:华灯初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哦?”

刘珩手中的象牙箸微顿,“正巧,孤亦有话与你说。”

  崔莞抬眸对上刘珩炯炯有神的目光,唇角轻抿,“殿下请讲。”

  “不急,先用膳。”

刘珩落箸,夹起一块色泽诱人的米糕,置于她身前空空如也的小碗中。

  “……”

崔莞有些受**若惊,不过仍是面色平静的将碗中米糕小口食尽。

  静静的用过早膳,刘珩抬手一挥,示意将长几上的碗盏收拾妥当,又奉上热茶的半夏等人退下,直至宽敞的厅堂中仅余下两人,四下再度静谧一片。

  刘珩不开口,崔莞也不多言,她端起茶盏,细细啜饮,心中慢慢猜想他究竟会与自己言及何事。

  当初在钟山密宅,他不告而别,仅留下一句话,一瓶沉梦,几个人手,数月来音信全无,她亦不曾多问,可心底那一丝若有似无的牵挂,虽细若悬丝,却始终存在。

  “此物,你且收好。”

刘珩掠过她沉思的小脸,自怀中掏出一只不及半尺长的木盒,置于几上,轻轻推到崔莞面前。

  崔莞拾起木盒打开,只见盒中放着一团裹得严实的大红锦帛,展开锦帛后,一抹碧油油的翠色顿时跃入眼中,“这是……”

  任凭她上一世也曾见识过金山银窝,亦被眼前这枚通体晶莹剔透,青翠欲滴的碧玉珏晃了眼,尤其是玉珏上栩栩如生的桃花雕纹,连一根根娇嫩的花蕊都清晰可辨,仿佛枝头的桃花正随风摇曳,一个不当便会坠下。

  无论是玉珏,还是这一手出神入化的雕功,均非凡人能及。

  “这是华氏的信物。”

刘珩倒是没有丝毫隐瞒。

  华氏的信物?崔莞眉尖若蹙,她一下便想到了那日在钟山密宅中,被她下逐客令的华灼,她裹好玉珏,合上木盒,轻轻地搁置在几上。

  “既然是华氏的信物,为何交予我?”

  “华灼托孤转赠与你,如此,你收下便是。”

刘珩扫了一眼木盒,漫不经心的道:“上洛华氏,商会遍布天下,其势非眼前所见,只是一商户,凭借此玉珏,可令华氏倾力相助,不过所需代价亦不菲。”

  短短数言,崔莞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她并不愚钝,仅从“商会遍布天下”

这六字中,便窥出了华氏之势。

  试问,区区一介商户,谁能做到如此地步?便是交由她来执掌,莫说天下,便是整个大晋,也未必敢夸下海口。

  各国,各城,各郡之间的路引,除非是王谢这等望族,否则普通的世家子第,穷极一生也无法手持半数。

  华氏,不简单。

  仿佛看穿崔莞心中所思,刘珩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汤,继续言道:“上洛郡虽隶属魏国,但华氏崛起,上洛便自成一城,非魏非晋,仅以华氏为主。”

  “魏国……”

崔莞蹙了蹙眉,沉声道:“岂能容忍华氏这等做派?”

  无论是钱财还是颜面,魏国都不会放任华氏存在,否则便成了**裸的打脸,也为其余心生异意之人留下不当有的表率,这是一国隐祸。

  “这便是孤与华氏之间的交易。”

刘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眸底闪过一丝赞赏,而后磁沉的声音带上难得的认真,继续言道:“上洛郡内设私兵,均为魏国大将司徒长笙所训,虽不可以一敌百,不过以一敌十仍是绰绰有余。但魏国雄狮百十来万,绝非上洛一郡可阻,孤应承华氏,倘若魏国围攻上洛,孤便会寻由对魏出兵,以此制衡魏国对上洛兴兵进犯之举。”

  “即便如此,又与我有何干系?”

崔莞仍是有些猜不透,华灼不将这般重要的此玉珏交于刘珩,反而给予自己的举措。

  “孤与华氏,均不能尽信对方。”

  故而,这枚玉珏交到一个与双方都有关系,又可不偏不倚之人手中,方能挥出最大的作用。

  崔莞无疑是最稳妥的人选。

  她聪慧,机敏,心思缜密,行事进退有度,且与刘珩,华灼,均扯上匪浅的干系。

  而华灼将玉珏交予崔莞,未尝不是存有制约刘珩的心思,有了华氏为助力,崔莞便不再是风雨中孤苦无依的浮萍,哪怕她此时脱离刘珩,也可凭借手中玉珏寻到华氏,寻求一生庇护。

  不过,以崔莞与华灼目前的关系而言,刘珩并不担忧她会做出此举,因此才心安理得的将玉珏递给崔莞。

  刘珩深邃的目光扫过崔莞姣好的面容,心中微微一动,话已出口:“你可还记得自己的身世?”

  ☆、第二百三十八章清晨详谈身世现(中)

  “你可还记得自己的身世?”

  轻飘飘的一言,却令崔莞浑身猛然一颤,如遭雷噬,素来清澈的眸子,飞漫起一层茫然之色,而茫然下又隐隐含这一丝急切。

  不过,她勉强撑住上最后半分平静,沉默片刻,方开口说道:“三年前荒林小道初遇殿下之际,我便已不记得前尘往事,从何而来归何处,脸上的伤又是被谁所赐,皆是不知。”

  说着,她抿了抿干的唇,抬眸对上刘珩毫无意外的目光,哑声道:“殿下可知,我,我究竟是谁?”

话到最后,端着茶盏的小手,指节处已泛起一丝苍白。

  如今想来,当真是可笑之极,她活了两世,竟不知自己是何方人士,双亲是否健在,族中可还有血亲,一直似无根浮萍,孤零漂泊于世。

  刘珩的目光片刻都不曾移开过,崔莞脸庞上故作的镇定,又岂能瞒得过他一双锐利的墨眸,“孤,自是知晓,你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