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 (第1页)

作者:华灯初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一白一墨,一温婉一冷冽,手中各持着一柄竹剑,踏着悠扬的琴音,竹剑轻击,衣抉翻飞,两人的身姿皆灵巧飘逸,剑过之处,枝头上的红梅如雪,片片飘落。

  琴音时而舒缓如泉,时而急越如瀑,梅林中的交缠的身影亦随声而动,温雅时仿若拥花飞舞,**缱绻;凌厉时又似生死相争,刀光剑影;这一幕幕淋漓尽致的双剑合璧,痴了人,醉了心。

  不知何时琴已止,人已去,直至听闻一声清脆的青瓷碰击声,竹舍中的众人,方醒过神来,恋恋不舍的收回了目光。

  王樊慢慢敛下眸光,长叹道:“方才抚琴之人,是崔兄罢。”

  他虽是问,可语气中却含着无比的笃定。

  百里无涯这回倒是没有否认,迎着众人的目光,颔朗声应道:“正是。”

  “比起在临淄时,崔兄的琴技,又进一步,似行云流水,潺潺不绝于耳。”

  论琴,竹舍内一干人,无人可及王樊,被他这么一赞,即便今日崔莞言行出了差池,也无损于明日扬名之势了。

  “多谢王兄。”

  一声好似玉石相磬般清冽的嗓音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道俊逸的身影闲庭胜步,缓缓走入竹舍。

  白衣,俊颜,还有那举手投足间透出的潇洒从容,**蕴籍,令人心折不已。

  好一个翩翩美少年!

  众人纷纷起身见礼。

  “阿挽。”

裴清一脸灿笑,嘴里啧啧称道:“今日又让我大开眼界了。”

  “哪里哪里,无非是博君一笑,当不得赞。”

崔莞眉眼弯弯,对裴清,她心中感激之情不予言表,无论是在稷下学宫还是在萧氏别院,裴清对她均是真心相待,而且当初能将萧谨顺利救出,也多亏裴清相助。

  “崔兄不必自谦,今日一行,确实令人大开眼界。”

  温朗之声介入,崔莞与裴清不由侧。

  “王兄。”

崔莞笑道,只是她脸上的笑颜,比起方才面对裴清时,少了几分亲近,多了一丝疏离。

  “崔兄何时到的建康?”

王樊也不在意她的淡漠,仍是一副言笑晏晏的模样,“也不早日邀故人一聚。”

  轻描淡写的笑语,落入旁人耳中,便不似那么简单的客套话了,王樊在建康城中名望极高,但为人行事与百里无涯有些相似,不,应当说,比百里无涯更加孤高,从未听说过他会与人套近乎。

  方才那一声赞,已是了不得之事,眼下又这般……

  众人目光看向崔莞时,心中思的,却是琅琊王氏的风向。

  不可否认,他们均以士族为荣,拒与寒门同流合污,然而士族之间也存有攀比内斗,好比严冬之下的猬,欲挨近取暖,却又得防止被对方身上的尖刺扎伤。

  崔莞的底细,众人心知肚明,因而王樊此举,落入旁人眼中,意味深长。

  对他人的神色变化,王樊看得通透,崔莞也十分明澈,她唇角一勾,拱手笑道:“是阿挽的不是。”

说罢站直身子又道:“一路舟车劳顿,好歹是赶在严冬前入了城,又将这园子拾缀了一番,便耽误了时辰,眼看雪落梅开,便趁此给了帖,邀诸位上门赏梅。”

  她这番话,刻意点出了绘心园出现的时机,严冬前,也便是江南案后,如此一来,她的出现不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猜忌。

  果然,随着崔莞的话落,竹舍内的气氛又添了几分活络。

  随后,崔莞与百里无涯,两人周旋于众世家子之间,加之有裴清王樊时不时暗中相帮,这一赏梅宴办得比她心中的预期仍要完美。

  众人和乐融融的用过午膳之后,方一一告退,崔莞亲自相送,将所有来客均送至绘心园的大门外,颔道别。

  一辆辆华美的马车,踏雪而去,最后离开的裴清,特地与崔莞约好,过两日送帖邀她登门一叙后,方依依不舍的登上了马车。

  热闹的绘心园门前,渐渐静下,崔莞目送裴清离去后,转身便进了门。

  厚重的朱门缓缓合紧,只是,无论离去的世家子,还是含笑送完来客,返回园中的崔莞,谁都不曾察觉,就在离绘心园不远处的一条小巷中,不知何时停了一辆普通的青篷马车。

  恰好在崔莞跨门而出的刹那,一直留心的车中之人,霎时瞪大了一双含满惊骇的眼眸!

  ☆、第二百三十二章山雨欲来风满楼(上)

  是她,果真是她!

  即便乍看之下容貌比起两年前略有不同,即便穿着的是男子衣袍,可6岚仍是一眼就认出,立在门前含笑送客的翩翩少年,正是本该魂归黄泉的崔莞!

  “怎可能,怎可能,她怎可能还活着?且那容貌……”

6岚惊骇中透出一丝不敢置信的目光,紧紧盯在那俊美绝伦的面容上。

  那张脸,明明已经被她亲手所毁。

  一刀一刀,划破,剜毁!

  可此时落入眼中的脸孔,确实完美无瑕,连一丝伤痕都不曾留下。

  难道,这人不是崔莞?只是长相一样罢了?

  “不,是她,就是她……”

6岚面色隐隐白,拢在长袖下的手,紧握成拳,修得尖利的莹甲扎入掌心,溢出丝丝殷红,她却依旧口中喃喃,恍若未觉。

  6岚出身颍川6氏,虽不及王谢显赫,却也为名门望族,当年6氏嫁女,十里红妆的盛举方令世人通晓,即便6氏平日山水不显,一族底蕴,却也非寻常世家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