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 (第1页)

作者:华灯初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刘珩一言不,抱着紧紧攀在他身上,四处引火的崔莞,大步走向路旁的无名湖。

  这小东西身上所中之药,非同一般,乃是媾毒,若无男女欢好释去药性,邪火攻心,极有可能因气血过盛,冲心而亡。

  虽越过山林便可寻人解毒,但……刘珩瞟了一眼崔莞红得可滴出血来的双颊。

  显然,她撑不到那时。

  行到湖畔,毫无半分迟疑,刘珩缓缓踏入湖中。

  感受到冰凉的湖水漫过双腿,他心头骤然缩紧,需知,刘珩并不擅水。

  然而,他仍是慢慢往湖中再行几步,直至湖水漫过胸膛,将崔莞滚烫的身子尽数浸入水中,方止住脚步。

  冰凉的湖水与体内的炽灼,一冷一热,极致碰撞之下,本就筋疲力尽的崔莞,头颅一侧,双手一垂,眼眸沉沉阖下,就这般浸在湖中,倚着刘珩昏厥过去……

  翌日清晨,崔莞在一阵此起彼伏,清脆悦耳的鸟叫雀鸣中,缓缓睁开双眸。

  昨日在沐园中,她饮下的媾毒虽烈,但到底只是媚药,解去药性便可无碍。

  因而,暮色渐浓时,崔莞便复了清明,只是随后纷沓涌入的记忆,令她又羞又恼,更是不知该如何面对刘珩,加之困乏之故,又迷迷糊糊的睡到了今日。

  往后,总不能日日卧在榻上不起罢?

  崔莞心绪微敛,叹息一声,慢慢坐起身子,谁知这一动,浑身上下酸痛的顿时如潮,险些令她叫出声来。

  扫了一眼左肩隐在罗衫下若隐若现的白色棉布,崔莞唇角勾起一丝苦笑,好不容易才养好几分的身子,又处处是伤……

  她肩上被侍婢灌药时刺出的伤口虽不及那支羽箭伤得重,却均是伤在左肩之上,一前一后,故而一动便是一阵锥心刺痛;手腕脚踝处则是被麻绳紧勒出的淤痕,以及挣扎时磨得血肉模糊的伤口;脖颈胸前,却是**汹涌时落下的细碎印记。

  而崔莞未知晓的,仍有后背那一大片青紫,正是被绯色等人拽倒时,仰面摔倒在地所致。

  从上至下,虽算不得体无完肤,却也相差无几了。

  “姑子醒了。”

一抹高挑的身影踏入屋内,目及榻上坐起身,面色微白的崔莞,不由轻唤了一声,将手中的早膳搁置在几上,快步奔到榻边,“姑子**未食,奴婢熬了米粥,姑子尝一尝可好?”

  崔莞抬眸,虽觉得来人眼生,却也认出是清早服侍在榻前,为她伺药更衣的侍婢,名唤半夏。

  昨日清晨她便被刘冀掳到沐园,一番折腾被刘珩救到此处,又昏昏沉沉睡了**,这一日**间,滴米未进,自是腹中空空。

  用过熬得温热香糯的米粥,崔莞顿觉身子舒坦了不少,她看了一眼忙碌收拾的半夏,唇角微抿,迟疑的问道:“殿下,可在此处?”

  半夏侧一笑,“殿下歇在璞园,姑子若要前去,奴婢可为姑子引路。”

  钟山别院,是刘珩一处隐秘的栖身居所,亦是墨卫藏身之地,建于茫茫山峦间,若无熟悉地形的人指引,想在崇山峻岭中寻出一小小的别院,难如登天。而能在此处当差之人,无论侍卫还是仆从侍婢,均为刘珩手下的死士,断无反水背叛之举。

  “……不必。”

犹豫片刻,崔莞终是摇头婉拒。

  对刘珩,心中滋味难以言明,她不知,是当怨,还是当感激。

  齐郡时若无刘珩的出现,她也不会受到如此多的波折劫难,可如此,也就无法识得萧谨,识得岑娘。

  且昨日马车之上,刘珩之举,她心中并非无感。

  原以为,以刘珩尊贵的身份与喜怒无定的性子,加之她屈服药性之下,失了清白已成必然之举。

  可最终,刘珩却克制抽身,甚至将她带入湖水之中,以缓攻心燥热……

  怅然一叹,崔莞察觉到,自己沉寂无澜的心,似乎有些乱了。

  相比钟山之上的宁静,朝堂上的气氛却是一触即。

  一向在朝臣面前甚少怒的孝明帝,此时正阴着一张脸,端坐于高堂之上,细看下,那神色竟与刘冀有几分相似之处,他将手中的奏议啪的一声甩到堂下,冷声喝道:“来人,到东宫传太子。”

  “诺!”

  候在门外的宦官急急应声而去。

  殿外急促的脚步声渐行渐远,跪坐在堂下的刘冀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身旁空空如也的席位,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昨日他即将进宫之际,却被楚家送来的传信绊住了手脚。

  江南乃大晋粮仓,莫说是他,便是刘珩也在暗中谋划,而今江南乱象乍起,私底下有些见不得光之事自然便会浮出水面,此事可比刘珩离宫一事紧要万分,一旦处理不当,皇帝的怒意,不是他仗着**爱便可抵消殆尽。

  **与母族楚氏商讨复议,直至今日刘冀方得以脱身,正好趁着早朝,向孝明帝上了江南粮仓遭窃与刘珩私自离宫的奏议。

  原本两件毫无干系的事,一写入同一奏议之中,难免不叫人浮想联翩。

  熟知孝明帝脾性的刘冀,果然对刘珩刺出了最狠厉的一剑。

  ☆、第二百二十章谋算无遗方为策(中)

  朝堂之上,帝怒,朝臣俱静,面色恭谨肃穆,然而这一副副神情相似面容之下,却是截然不同的心绪。

  以楚萧为的寒门之臣,或是暗中扶持寒门,却出身士族的朝臣,皆心中暗喜,只待适当之时,落井下石,彻底借此事废除太子刘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