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第1页)

  但此刻在慈宁宫,他却恭敬尊重,隔着一道珠帘,俯道:&1dquo;所有缺漏空职便是如此,娘娘所问的昔年废卷,老臣也都寻到了。”

  瑞雪将那几张当年被黜落的文章呈到案上。

  董灵鹫没抬眼去看,而是继续校对这份名单,她摩挲着纸面,平淡道:&1dquo;积年废卷,寻来十分辛苦,想必耽搁了你几日?”

  甘文议道:&1dquo;皇太后娘娘索取,臣不敢不放在心上。”

  董灵鹫笑了笑,道:&1dquo;您老人家跟哀家的父亲几乎同龄,还让尚书你费这么大的心。”

  甘文议浑身一震,连忙道:&1dquo;老臣实不敢与董太师相提并论。”

  董灵鹫的父亲董太师,如果还活着,那应当是极为贵重的身份。

  &1dquo;就按照这议定上的名额来填补空缺吧。”董灵鹫一语敲定,瑞雪便拿起皇太后宝印,盖在公文的末尾,以示太后允准。

  甘尚书双手接回,松了口气,又问了一次太后娘娘坤安,才后退离开。

  天气闷热,憋闷了一上午,等到甘文议要走时,终于酣畅淋漓地下起雨来。他行色匆匆地步出慈宁宫,在回廊转角上跟另一人撞到,对方连忙行礼致歉。

  甘尚书抬眼一扫,本想挥挥手说无碍,结果这眼神瞟到他脸上,突然下意识地将他拦了下来。

  郑玉衡也是一怔。

  &1dquo;这是去慈宁宫的路。”甘尚书先是这么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而后仔细地打量着他的面貌、气度,神情忽然有点儿变了,&1dquo;这位太医,你是伺候慈宁宫娘娘的么?”

  郑玉衡身着官服,并不意外自己会被认出来,道:&1dquo;是,下官太医院郑玉衡。”

  甘尚书喃喃道:&1dquo;&he11ip;&he11ip;这有些像&he11ip;&he11ip;”

  他这份璞玉般的温文气度,和些许内敛的书卷气,以及眉眼间,都有些像年轻时的先帝,那样纯澈、清朗,又带着点宝贵的温柔气息。

  这一点孟诚跟孟摘月是认不出来的,别说小皇帝不知道自己亲爹年轻时长啥样,就算知道了,也很难从一个人的气质上认出来。

  廊外雨声正响,郑玉衡没听清他说什么,试探道:&1dquo;大人?”

  甘尚书回过神,摆了摆手,只道:&1dquo;没什么,你好生保养娘娘的身体。”

  说罢便行色匆匆地走了,神情里还有一丝忧虑。郑玉衡回头看了他一眼,冥冥之中觉得,自己仿佛错过了什么很重要的事。

  作者有话说:

  太后中意的类型一直没变呢&he11ip;&he11ip;

  要不是前夫哥气质很好娘娘也不会嫁给他hhh

  曾经喜欢过先帝是因为喜欢这个类型

  以后喜欢小郑是因为喜欢他。

  第14章

  郑玉衡思索无果,进了慈宁宫,临到殿前,门口值守的内侍便连忙打上一把伞迎上来,赶紧道:&1dquo;大人怎么又忘了打伞?仲夏虽暑热,淋湿了也容易感染风寒的。”

  郑玉衡道:&1dquo;许是我运气不好,常常走到一半便下起雨。”

  内侍止住他的话,捡着好听的说:&1dquo;您可别这么想,谁能有大人您运道好啊?要是来早了,尚书大人在里头,反而还见不到娘娘呢。”

  说着,便将郑玉衡引进去。

  郑玉衡在门口,稍微散了散凉气,又问过太后的一日三餐、是否按时喝了药,才到她身边去请脉。

  董灵鹫见他这时候过来,心中想到这孩子有可能撞见了甘尚书。十几年君臣,她对甘文议十分了解,估计那位老尚书恐怕生出来诸多揣测。

  郑玉衡把脉期间,董灵鹫的视线一直静默而温和地笼罩着他,让人无端有些紧张。他松了手,刚要开口,便听太后出声道:&1dquo;撞见什么人了吗?”

  郑玉衡觉得她简直料事如神,忍不住冒出一点儿崇拜的心态,然而董灵鹫继续道:&1dquo;你这个时候过来,要是走常来的那条路,要跟甘尚书打个照面吧?”

  他噎了一下,崇拜的泡泡被一个接着一个地戳破,便道:&1dquo;是&he11ip;&he11ip;”

  &1dquo;他拦你了?”

  &1dquo;对。”

  &1dquo;可有说什么?”

  郑玉衡摇了摇头。

  董灵鹫摸了摸纸面,想着老尚书还算沉得住气,要是换了御史台的台谏长官,那位御史中丞必然掉头回来,质问皇太后的德行——要不是孟臻说自己需要这么一个忠言直谏的人物,董灵鹫早就将这个驴脾气打到地方去了。

  她问到这里,便不再问详细了,而是把手头的两份文章看完,翻到下一页时,目光突然一滞。

  这手字&he11ip;&he11ip;

  董灵鹫转过视线,又看了看身侧的郑玉衡,跟瑞雪道:&1dquo;把方子拿来。”

  瑞雪应了一声,立即将这几日郑太医开的药方送过来。郑玉衡就在太后的身侧,董灵鹫索要药方,却不直接问他,这让小太医心中有些打鼓,不知道她是什么意图。

  董灵鹫接过方子,对了一眼字,果然迹相同。由于这是昔年被黜落的春闱试卷,所以在密封考题、隐名批阅的过程中,卷面上不曾有考生的名姓和籍贯。

  董灵鹫扫了他一眼,从底下抽出甘尚书呈上来的名册,果然从昔年春闱的考生中寻到了郑玉衡的名姓,上面画着红色的圈,以示跟其余进入翰林院的进士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