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 (第1页)

  张家嫂子在心里捏了一把汗,论脸皮厚的程度,张春芽深得她这个婆婆的遗传,这点是她拍马都赶不上的。

  ————————————————

  猪崽儿买了回来,猪圈也都搭好,张春芽就投身到了养猪大业中去,每天一睁眼就忙活个不停,到天黑透了才能歇下。

  随着猪崽儿渐渐长大,张春芽的盼头越来越强。

  日子一晃就进了五月的门,吃过粽子后,老苏家的另外一件喜事到了。

  苏崇菊要出嫁!

  仁心堂的葛大夫和葛夫人给的聘礼相当丰厚,杨绣槐稍微意思意思地留下了一些不太值钱的,将大多数聘礼都撞到了苏崇菊的嫁妆箱子里去,让苏崇菊又抬回了县城葛家。

  杨绣槐担心葛夫人看不起苏崇菊,又自个儿掏腰包给苏崇菊添了不少东西,除此之外,她还动员苏崇山、苏崇水、苏崇文给苏崇菊添东西。

  苏崇山和苏崇水忙着上山下河养猪养鸡,恨不得把时间掰成八瓣儿使,哪会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

  兄弟俩各自从房里人商量一下,各自掏出四两银子来,凑了个&1squo;事事如意’给苏崇菊压嫁妆箱子。

  张春芽拜托福临楼来取山货河鲜的伙计给县城的叶桂枝带了个信儿,知会了叶桂枝一声,第二天,叶桂枝就揣了八两银子回来了。

  其中四两是她和苏崇文给的,余下的四两是苏崇梅给的,苏崇文还在这上面卖了个文字游戏,他说,&1dquo;既然大哥和二哥祝崇菊&1squo;事事如意’,那我和崇梅就祝崇菊&1squo;好事成双’!

  除了出嫁之外,还能有啥好事?

  当然是生奶娃娃了!

  苏崇梅被苏崇文隔空羞了一把,红着脸把那十六两银子塞到箱子里去,心里同样感慨个不行。

  时间往前推一年,那个时候的她哪敢想这些啊,她以为自个儿会嫁一个老实巴交的后生,然后将余生用在同婆婆斗智斗勇上,没想到短短一年,娘家日子过好了,单单是银子就给她添了十六两做嫁妆,这还不说杨绣槐给她添的那些衣裳和被褥。

  苏崇菊头天出嫁,第二天回门,到了第三天,杨绣槐松了口气,她领着苏老头乘上福临楼来拿山货的马车,到县城找苏崇文和叶桂枝来了。

  当然,此行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看苏崇文和叶桂枝,而是看许久不见的宝贝孙女!

  杨绣槐和苏老头来过苏崇文安在县城的家,马车停在福临楼门口,二老进福临楼的门看了一眼,见苏崇梅在,便招呼道:&1dquo;崇梅,你忙自个儿的,我和你爹来看看你侄女儿!

  掂着锅勺的苏崇梅早就习惯了,她冲后院努努嘴,&1dquo;自个儿过去,不过这个点儿没人招呼你们。我三嫂忙着卤肉,我三哥忙着给那些小孩开蒙,你自个儿去看吧!

  杨绣槐吓了一跳,&1dquo;夫妻俩谁带孩子?宝丫头还不到六个月呢!

  &1dquo;瞧你那急赤白咧的样儿,宝丫头又不闹腾,我嫂子在身边放了个篓子,篓子里加了个垫子,让宝丫头在篓子里坐着就成。”

  杨绣槐心疼得险些晕过去,她宝贝孙女就被放在篓子里怠慢着?

  心疼死了哟!

  第33章入V第十一章

  杨绣槐三步并做两步跑到苏崇文和叶桂枝买的那处院子里,一进门就看到正早屋檐下忙活的叶桂枝,以及正坐在篓子里抬眼望青天的苏鲤。

  &1dquo;哎哟,桂枝,你怎么能把咱家宝丫头给放在篓子里?这样多危险啊!

那篓子里处处都是刺儿,你也不怕把宝丫头给扎着了!

  叶桂枝被自家婆婆的嗓门吓得哆嗦了一下,回头一瞅,就见自家婆婆仿佛蹬了风火轮一样从院外冲了进来,径直跑到篓子里,把苏鲤抱出来,好生一通亲香,那亲热黏糊劲儿,看的叶桂枝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身。

  &1dquo;娘,您说话声音低点儿&he11ip;&he11ip;崇文正在给孩子开蒙呢,别打扰了他们。”叶桂枝拿来板凳,端了两碗糖水出来。

  杨绣槐仔仔细细地检查了那个篓子,现篓子里面有一个布兜,布兜外面似乎还垫了棉花,绝对伤不到苏鲤,这才放了心,开始打量叶桂枝。

  天天在一个屋檐下住着时,根本看不到什么变化,可现在分开数月,杨绣槐一瞅这个老三媳妇,就现这老三媳妇变了。

  人倒是养得白净了一些,可怎么看着比在乡下的时候还要瘦了?眼圈下青黑一片,瞅着就像是没睡好觉一样。

  &1dquo;桂枝,你这是咋了?病了?要不要让崇菊他男人过来给你瞧瞧?”杨绣槐关切地问。

  叶桂枝摇头,有苦说不出。

  她这哪是病了啊&he11ip;&he11ip;分明就是连着好几宿睡不着觉给熬的!

  那个老头子又双叒叕出现在她梦中了。

  之前教她学卤肉手艺的时候,她就这样连着好几天睡不着,本以为卤肉手艺学完之后就没啥事了,哪能想到前些日子那老头子又出现了!

  这次那老头子教她的手艺是炼膏。

  相比起炼膏,卤肉这种弄好调香包、简单掌握一些火候就能上手的厨艺实在是太简单了,炼膏听着简单,可针对不同的食材,需要不同的铺配料,不同的火候,甚至后面还有不同的保存方法,叶桂枝感觉自个儿的脑子都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