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小说网>爱上和尚 > 第10章 三月三

第10章 三月三 (第1页)

二牛眼睛盯着胡大兰的脸看呀看,怎么也看不够,他高兴的时候口水就又忍不住地掉下来,据说这也是胡大兰以前看不上的理由。

说他哪儿都好,个子高,身材好,干活踏实,人又勤快,家里虽说穷点,也有饭吃,就看不惯那一脸的痴样儿。

看到漂亮的女人就死勾勾地盯着人家的眼睛,鼻子,嘴,看个没完,就像那美丽的外表有光芒一样。

二牛其实不是一个追光的人,他的确有点大脑智障,小时候高烧得了脑膜炎后遗症。人一旦兴奋开心神经系统就失去了控制。

除了那憨劲儿,他还会到处跑,有事没事就在村里乱跑。但从来不伤人,也不伤他自己,倒也是无碍的,毕竟运动是个好事。

他的反应总是比正常人要缓慢,遇事不会变通,脑袋瓜子当时烧坏了,部分零件成了永久性短路,再也修不好了。

胡大兰从没有爱过二牛。

马家真死后她又觉她也没有真正地爱过马家真。她仅仅享受着马家真浓烈的爱和给予,坐享其成的品尝呵护,直到他死去,

胡大兰绝对是有资本的,美貌是她的利器,也是她敢堂堂正正抽干她男人精髓的理由。

她的美貌比那还值钱。

胡家村凡是长相有得和她一拼的,思想上都是这样一致,这是胡家村根深蒂固的文化。

美可以是一切,她们眼中的美是万能的,凭借这个法宝行走江湖,行走人间,贪婪地搜刮男人的精力,颠倒男人的认知,迷惑男人的理性,成功地降服男人的底线。

无数的优秀男人在她们的引领下走上了一条无私奉献爱情的道路。但同时死死地被美的表象与光环禁锢,又没有能力让女人内心美闪闪光,比这美还更美。

这些男人正被贪婪同时浸蚀成为同样的贪婪。

爱情里充满着寻欢作乐。而真正神圣的爱从未在女人的心中扎根,也从未在男人的心中播下带有阳光的种子。

马家真的女人从未受他的影响,在爱上有穿越表象深刻的认知,尽管如此地爱她。

这也是多年来困惑马妙真的内心问题。

儿时的记忆中爸爸疼爱她,也爱着妈妈,那是最难忘的日子。但她没有从妈妈那儿感受到一丝爱,难道真正的爱不是心心传的吗?难道妈妈感受不到爸爸自内心的爱吗?

那时爸爸对她的爱,虽然那么短暂,却早已留在了她的内心,她知道爱是什么样子的。

哪怕那么微弱,内心有爱的时候,就会有种释放这种爱的冲动,给好多人,好多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她从爸爸那儿得到的那份滋养和美好。

现在爱着一善,而这份爱在扩大的时候,让妙真产生了害怕,紧张,不安。她还是不太明白,弄不懂的太多。

还有二哈的野蛮,又一下子将她推向了深渊,但妙真内心的那份爱从未泯灭。

马妙真坐在岸边,熄了烟,由原来的紧张陷入了沉思,她望着远方,那一双炯着的双眼挥了一挥手,她又开始想了。

次年春天,刚过阴历的新年,冰渐渐融去,人们身上的棉衣换成了羊毛衫。烤火炉旁的家人,乡邻们散到田边,地边翻整土地。孩子们也背起了书包返回了学校,马路上响起了清脆童真的笑声,踢石子声,争先恐后的吵闹声。

打工者准备出还没买到车票,单位上班的都在单位报了到,多半时间手里拿着报纸,爱磕着瓜子,办事的人少闲的时候多。

麻雀穿梭于密密麻麻的电线杆上,电线杆从公路两侧牵进了千家万户。

在九道乡的风景和人们要从沉睡中醒过来,迎接春天气息的最兴奋时机,

经过胡大兰她娘做了一个冬天的思想工作,胡大兰自己又反反复复地想来想去。

决定嫁给二牛。

日子已经选好了,三月三那一天。胡大兰属龙的,乡村里说三月三这天,是龙抬头的日子,会给她带来好运。

胡大兰从小没有父亲,兄弟姐妹八个,她是最小的一个,父亲在生完她不久得了肺病就离世了。

她娘一个人,大字不识一个,含辛茹苦地将八个孩子养大。

除了胡大兰最小的那个姐姐爱读书,大学毕业分到了县城里当教师外,其它的孩子都读到了初中就没读了。有的读不进去,懂事一点的晓得家里没钱也辍学了。

胡大兰的时候是有条件读的,毕竟上面的哥哥姐姐可以挣钱供她,只是她学不进去,她娘又常说闺女长的水灵灵,不读书也有个好命,嫁个好男人比读书还命好。

她娘说长的好是硬本事,从小胡大兰心里就变得骄傲。

同学里数她爱照镜子,爱打扮,用化妆品的。哪有时间,精力用来学习,真是给脸上的漂亮耽误了。

胡家的六个姐妹,个个长的都美,又各有特色。

数胡大兰年轻,样子端庄,又性感,五官上带有一丝忧郁,像极了红楼梦的林黛玉,分外多了又一些健康爽朗。

九道乡是马丰市最穷最偏僻的乡镇,胡家村又是九道乡山最大,人口最多,但风景如画的穷山沟。

这里离市区近3oo里路,再往九道乡的西面穿过一座山,山那边就是陕西。

九道乡的人喜爱面食,讲的方言也是陕西的陕北方言。遇上那边赶集,人们会往那边赶,那边的羊肉多又便宜,要是到马丰市坐车4个小时,

到马丰市县城也要3个小时,他们翻小路到山那边也就2o来分钟。胡家村的村民多了些西北人的豪迈,开明,粗声大气地。冬天男女老少嘴里都哈出羊嗖气,男人爱喝自家酿的黄酒,女人爱吃自家摏的米糕。这冬日的空气就又醉又甜的,走近了都是一股腥味。

好在这儿的文化人真不多,又不在乎仪式讲究素养,久而久之就自觉地形成了民间的独特文化,夹着陕西面味,有着湖北政治腔,望着那边的好,听着山这边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