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第1页)

作者:若叶紫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且武当众人当日撞破纪晓芙的秘密,虽此事说来并非灭绝师太之过,她却也有些恼羞成怒之感,故而虽并未断了两派之间的联系,但对武当的态度却是冷淡了不少,尽管她也非是因私废公之人,但对小小年纪便失了父亲,只身被送去峨嵋的周芷若多有怜惜的张翠山等人,还是有些担心她会因武当众人的关系受灭绝师太的冷遇。

  宋青书对这件事倒是并不关心。

  左右那周家姑娘也好,灭绝师太也好,于他而言都是无关紧要的人物。

  若非武当之故,他对峨嵋实也没有多少在意。

  故而对宋远桥之言,也只是听过便罢,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宋远桥毕竟做了他十几年的父亲,此时见了他冷冷淡淡的模样,如何不知他心中所想?

  他不着痕迹瞪了宋青书一眼,对这个除了武当并不把武林其他门派放在心上的儿子,也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明明自幼便是在师父和他,以及几位侠肝义胆的师弟的教养下长大的,怎就养成了如此事不关己的冷淡性子?

  偏偏门内的三代弟子还对他极为推崇,连他那整日摆出一副冷脸给人看的模样,也给说成是了清冷随性、不为外物所扰。

  也不知道到底是被这小子灌了什么迷丨魂丨汤。

  宋青书自小被他这老爹瞪的次数多了,早已对这样的目光视若无睹,并表示不痛不痒。

  他自然而然地无视了宋远桥的瞪视,转眼去看一旁的俞岱岩和张松溪二人:

  “我见三叔、四叔都随身带着包裹,可是还要赶去蝶谷,护卫五叔与无忌他们?”

  俞岱岩笑着点头,道:“正是。若你再晚回来一会儿,怕也见不到我与你四叔了。”

  宋青书道:“那是侄儿回来得巧了。”

  张松溪道:“确是如此。前几日才刚收到你远从晋国寄回的书信,谁想没过几日,人却都回来了。”

  幸好写好给他的回信尚未出,否则就算寄去了晋国,怕也是找不到收信人了。

  宋青书道:“当时只想着寄信回来报个平安,却当真没想太多。”

  他那时也并未打算短时间内便返回元国,还打算紫禁一战后再在晋国武林行走一段时日。

  谁想计划远不如变化来得快,宋青书引了叶孤城入道,也给了叶孤城两个选择

  留在白云城独自专心修行,待有所小成遇见瓶颈,再外出游历寻找突破机缘;

  又或者与宋青书同行,走遍整个大6,一路边走边慢慢修行。

  本来以为以叶孤城的性子,定会选择独自一人留在飞仙岛上修行,不想他当时却连犹豫也未曾犹豫,当下便选了跟宋青书一起。

  然紫禁一战以后,皇帝对叶孤城和宋青书均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兴。

  便是连那娃娃脸青年小九,也费了番功夫才从皇宫中脱身。

  故而为免节外生枝,宋青书在叶孤城做下决定后,当即便与他一起离开晋国返回了元国。

  至于飞仙岛,叶孤城此前已与皇帝有所协议,且又有小九等人留在岛上打理各项事务,便是叶孤城离岛一段时日,对岛上百姓的生活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只是宋青书直到如今也不清楚,叶孤城当初为何选择跟自己一起离开。

  他侧头看了眼就坐在自己身旁的叶孤城。

  后者神色淡淡。

  明明是坐在陌生的大殿里,听着一群陌生人在谈论自己完全不了解的话题。

  但他却并未有分毫的拘谨或是不耐。

  他只静静坐在那里,即便并未融入到周围人的对话当中,也不认为自己是受了冷待。

  不知为何,宋青书忽然想起了初见时叶孤城的样子。

  他对花满楼露出客气礼貌的笑容,口中说着得宜的寒暄之辞,姿态温和有礼,确有城主之范。

  可宋青书却觉得眼下这个冷冷淡淡,不迎合任何人,也不主动参与任何与自己无关对话的叶孤城,才更像叶孤城。

  或许脱离了晋国武林,他方能更自在地展现出属于自己的一面。

  就像只有脱离了元国武林,方才能真正做到肆无忌惮的宋青书一样。

  宋青书不自觉地弯了弯嘴角。

  “三叔,四叔,若不急着前往蝶谷,能否再在山上多待几日?”

  他收回望向叶孤城的目光,重转向俞岱岩与张松溪。

  因而也就没有注意到在他目光回转的瞬间,侧向他看来的叶孤城的眼神

  微讶,奇,探究。

  还带着一点不自觉的淡淡笑意。

  反倒是对面的张松溪注意到了叶孤城的眼神,眸中飞快闪过一丝讶然。

  不过很快他便定下心神,笑道:“怎么?青书舍不得我与三哥?”

  宋青书勾唇,“四叔要如此以为自也无甚不可。只我与无忌也有一年多未见,对他伤势也多有挂念,正巧过段时日我也要再下武当,不如到时与三叔、四叔同行,路上也能多个照应。”

  说罢,张松溪尚未回话,却见宋远桥微微皱了皱眉,道:

  “我怎不知你竟又要下了山去?”

  这才刚回山多久,怎就又惦记上下山了?

  宋青书道:“我与阿城事前已有约定,他陪我回武当小住几日,待休整妥当,便要结伴畅游大6,去领略不同国家的风景,见识不同高手的剑道,开阔眼界,磨砺己身,以证吾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