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第1页)

作者:若叶紫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安静坐在宋远桥身后当个听客的宋青书闻言倒是有些惊讶。

  俞莲舟可以说是武当七侠中武功境界最高的一个了。

  不光如此,以他现在的武学修为,便是放眼整个元国江湖,也是身在顶尖高手行列。

  若连他都抵挡不住,与人对掌却为对方内力所伤,那人的武功该高到何种地步?

  莫不会只有张三丰出手,才能从对方手上夺回张无忌吧?

  若真如此,宋青书对此人倒是起了些兴。

  正想着,就听莫声谷高声道:“五哥说的是!

二哥也莫要自责,若是换了我去,指不定连与那人对拼一掌也办不到。眼下我们武当七侠齐集,单打独斗斗不过他,那便一齐上阵,让他领教领教我武当的‘真武七截阵’,且看他怕是不怕!”

  这话说得豪情万丈,其余六侠听了纷纷眼放精光,显然也是十分意动。

  其中尤以俞岱岩为甚。

  他哈哈笑道:“七弟所言不错。五弟也莫忧心,待过两日师父百岁大寿之后,我们兄弟便陪你下了山去寻我那无忌侄儿去。便不信我武当七侠齐聚,还胜不了一个只会使计偷袭,掳走孩子的鼠辈。”

  殷素素闻言顿时泪盈于睫,起身对他拜道:

  “多谢三伯!”

  俞岱岩挥了挥手:“弟妹无需如此。当年便是你暗算于我在先,却也始终未曾想害我性命,还找了镖师送我回武当,事后生出那样变故却不在你的预料之中。若我当真伤势不治成了废人,或许会恨你入骨,然如今我却好好坐在这里。我既已不放在心上,弟妹也莫再时刻惦念,就将此事揭了过去吧。”

  他神色淡然,显然这通话说得并不勉强。

  如此豁达宽容,更引得殷素素羞愧连连,便是张翠山也跟着落了几滴泪下来,心中对俞岱岩又是愧疚又是感激。

  宋青书倒是不知道中间还有这样一段,此时听来对俞岱岩心胸之开阔也颇觉敬佩,更是不后悔自己当年伪造医书之举。

  不过,他才刚对那个神秘高手有了点兴,怎么也不能让事情就此盖棺定论。

  于是便起身扬声道:

  “诸位师叔且慢。”

  见众人闻声纷纷转眼看向自己,宋青书抱拳虚行一礼,脸上的表情十足义正言辞:

  “爹爹和诸位师叔挂心无忌师弟,青书亦然。门中大事青书年岁尚轻,无法为太师父、爹爹和师叔们分忧,但若只是找寻无忌师弟的下落,青书也愿尽一份绵薄之力。”

  此言一出,张翠山自然大喜,口中连声称好,又言“当年果真没有白疼”

云云,俞莲舟俞岱岩等人也面露微笑。

  只有宋远桥有些怀疑地打量了青书一眼,视线相对的刹那,还用眼神警告他——别胡闹!

  青书自岿然不动。

  “五叔视我若己出,无忌师弟自然也便似青书亲弟,如此,青书自是义不容辞,还望爹爹和师叔们莫要阻拦,成全了青书!”

  话已至此,张翠山和其余六侠还有什么好拦的?俱都笑容满面地表示了同意。

  只有殷素素有些担心,唯恐宋青书内功修为不精,届时再被那恶人所伤,事情反而不美。

  可她说出自己的担心以后武当六侠却是神秘一笑,避而不答。只说“险些忘了,青书这小子寻人寻物很是有些本事,有他在,说不得很快便能找到无忌侄儿了!”

  殷素素心中就算有再多疑惑此时也不好开口再问,便只有也默认了宋青书的请命。

  由此,厅内的气氛是一扫之前的沉闷压抑,重又变得一派和乐融融。

  后张翠山又与众人说了些冰火岛上的奇闻异事,期间也穿插着宋远桥等人为他粗略讲解中原武林这十年间的人事变动,大家直聊到夜色渐深,方才意犹未尽地各自散去。

  此后又过了数日,转眼便到了四月初八,正是张三丰出关的日子。

  推门而出前心里想的还是难得百岁寿诞,七名弟子却不能齐集,未免美中不足,推门而出后第一眼见到的,便是直到上一刻还被自己惦念着的失踪多年的弟子。

  便是张三丰活了一百岁修炼八十几年,早已胸怀空明,万物不萦于心,此时此刻也不由晃了晃神,待得张翠山飞扑而来跪倒在他面前,哽咽地连声叫着师父,方才回过神来,忙弯身将他扶起,师徒俩四目相对,欢喜得齐齐流下泪来。

  如此武当上下总算汇聚齐全,转天又将到张三丰的百岁寿诞,阖派上下喜气洋洋,观内外到处都是笑语欢声。

  刚出关的张三丰被武当七侠迎走服侍着去梳洗漱沐,更衣换巾了,师徒几人短则九个月,长则有十年不见,自是有不少话说。

  这样的场合便不似昨日那般,适合宋青书出场了,于是他干脆跟张三丰告了个礼,而后便来到紫霄宫正殿,督率三代弟子和火工道人、众道童们四处打扫布置起来。

  四月初九,张三丰百岁大寿。

  宋青书清早起身,换上母亲送来的崭衣袍,直奔紫霄宫大厅。

  他到得并不算晚,可进得厅中,却见平日里十分宽敞的大厅这会儿竟已经密密麻麻坐满了人。

  人群中间,除了几个迎客童子在忙碌地来回穿梭,为这些陌生的客人们斟茶倒水,便是宋远桥、俞莲舟等人也亲自行走于其间,与一些客人们谈笑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