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朱允炆朱橚 (第2页)

但祖龙却敏锐的觉得,虞美人背后的问题根本没他想的那么简单。

如果可以,他希望天幕能够深入讲讲这一方面,就是简单提一下也可以。

后世的知识……

还真是让人着迷啊。

如果可以,他根本不介意他这个时代多几个穿越者,无论男女。

只要有用,他都会重用的。

当然,如果可以,他更希望自己能够像那些小说主角一样,去后世看一看,学一学。

前提是,他看完之后能够回来。

所以,嬴政真的非常希望天幕平日里旅游直播,都能变成授课直播,把知识和经验源源不断的告诉他。

……

虞美人哪里知道各朝代卷王已经擅自开卷,并且还想带着她一起卷,此刻尚且单纯无知的她自觉讲完了朱祁镇这一趴,打算说一点其他的。

[说起来,明朝的存在时间虽然足足有276年之久。但有人说,如果不是因为朱棣的存在,明十六帝就要变成明二世而亡了。]

朱元璋:???天幕讲。

[事情是这样的,在明太子朱标意外离世以后,悲痛的老父亲朱元璋选择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储,为下一代。

你要是问为什么有儿子,却立孙子?

大概是因为爱屋及乌,就想要立朱标的血脉。

你再问,为什么我说的是立次子,而且还是扶正后的嫡次子为皇储,而非长子?

因为长子死的比朱标还早,是的没错,这位长子就是我们很早之前提到过的朱雄英,是朱元璋夫妻特别疼爱的好孙子,也是身为朱标真爱的太子妃生的。

那你们可能又要问了,若真那么算的话,爱屋及乌和真爱所生两者叠加,他朱元璋不应该更加看中朱标的太子妃生的朱允熥吗,为什么要立朱允熥?

那当然是因为朱允熥跟开国名将蓝玉有那么点血缘关系,而朱元璋年迈,跟他共用同一个班底的朱标意外离世。

同样备受老伙计们疼爱的朱雄英也死了,朱允熥根本服不了众。

如果朱允熥母亲还活着那还好说,但偏偏太子妃因为难产离世。

而蓝玉,有那么亿点点飘,老朱自然害怕,他死后朱允熥那倒霉孩子压不住他的老伙计。

而蓝玉就能因为血缘关系指手画脚,就不太妙了。

所以老朱估计在想,不如趁着他还活着的时候,直接把蓝玉一波带走,朱允炆接管朝堂也比较容易。

你们可能会想,朱元璋不选择朱允熥,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年龄问题呢,会不会是因为朱允熥年龄太小朱元璋才选择朱允炆的呢。

我查了一下,这个理由基本排除,因为朱允炆实际上就比朱允熥大一岁。]

虞美人也不知道,自己说着说着怎么就给分析上了,咳咳一声,强行把话题拐回来。

[前因后果大概就是这样,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朱元璋精挑细选,不惜自己背上恶名,也要帮忙扫清障碍,让他顺利登基的朱允炆,到底怎样呢。

直接说结论,感觉有点脑子,但不多,是一个被儒家忽悠傻了的皇帝。

这里只简单说说朱允炆废藩,和朱允炆消炎恢复周礼这两点。

我说废藩,大家可能会想,这会不会太夸张了一点,一般不都应该说是削藩吗,怎么到朱允炆这里,就变成废藩了?

但要我说,这话说的虽然难听了一点,但特别写实。

而且他还特别着急,在朱元璋去世以后,继位之前就开始了。

他估计是生怕爷爷在黄泉路上走太快,太寂寞,所以才主打一个快,把叔叔们送过去陪爷爷吧。

细说前因后果就太浪费时间了,我直接说结果。

朱允炆尚未继位便宣布“周王橚有罪,废为庶人,徙云南。”

周王朱橚被废为老百姓,配云南。

朱橚是个人才(褒义上),先被老父亲送去云南一次,又被侄子送云南一次。

但他最大的造诣却是在医学上,又组织编着《保生余录》《袖珍方》和《普济方》等医学作品,其中以《救荒本草》成就最为突出。

这本书不仅在救荒方面起了巨大作用,还开创了野生食用植物的研究,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