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页 (第1页)

作者:芒鞋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往回你和你娘在庄子上,姑母没什么好送的,这玉镯还是姑母成亲时你祖母送的,你收着吧,我瞧着你是有福气的,女人啊,长得好看不顶用,成了亲,还要靠娘家人撑着。”

宁娥这番话有些露骨了,摆明说宁樱徒有外表不孝顺。

  老夫人在边上看着也不吭声,像没听出来似的,眼神盯着别处。

  “姑母说的是,樱娘都记着呢,不管姑母在卓家出了什么事儿,祖母祖父都不会坐视不理的,我父亲和娘也不会不理我。”

宁樱站起身,宁娥这类人她见多了,有事相求还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上辈子,那些求她帮忙骂她不贤良淑德的人不就是宁娥这模样?

  见她自己站起来,宁娥面上闪过不悦,但看屋里的人都望了过来,她不好意思指责宁樱,宁樱说得对,她自己有爹娘,她当姑母的过问什么?抽回手,握着镯子的手紧了紧,宁伯瑾在一边插话道,“樱娘,既是你姑母送的,你收了吧。”

在避暑山庄时,听黄氏喊樱娘喊得顺口,他也跟着喊了。

  宁樱站着没动,解释道,“姑母说镯子是祖母送的,这等贵重的东西该留给表妹才是,赠给女儿有些暴殄天物了。”

  她的话倒也在理,宁伯瑾没有再说。

  “罢了,你自己收着吧,小六缺什么,有你三弟和三弟妹在呢。”

宁国忠一锤定音,缓解了屋里的尴尬。

  秦氏急忙上前拉着宁樱,护犊子似的道,“父亲说得对,小六缺什么有她大嫂呢,没瞧见她大嫂方才给的礼多足,你的东西收着给阿娇吧。”

  宁娥蹙了蹙眉,嘴里的轻哼声大了,碍于身份,没给秦氏难堪,可下拉的嘴角明显透着轻视和看不起。

  秦氏却是没在意那么多,别人怎么看她管不着,谭侍郎可是个实打实的护短的,若是知晓宁娥欺负宁樱,有宁娥好果子吃,宁娥不感激她就算了,还端着身份,给谁看呢?

  宁娥看不起她,她还看不起宁娥呢。

  用过早膳,老夫人再次点了宁樱的名,让她留下来,说是宁娥和宁静雅难得回来,陪她们说说话,增加情分,迟钝如宁伯瑾也从中看出丝不同寻常来,宁国忠领着苏烨和卓高德他们去了书房,宁伯庸和宁伯信也跟着去了,宁伯瑾留在屋里,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儒雅,提醒老夫人道,“今天是成昭媳妇进门的第二天,樱娘是府里的小姐,让她陪着成昭媳妇转转才是。”

  老夫人倪他一眼,不高兴道,“不是还有你二嫂吗?你大姐难得回来,小六往年又不在京城,等嫁了人,关系更是生疏了,这会儿多说说话有什么不好?”

  宁伯瑾一脸悻悻,脸上仍然带着笑,厚脸皮道,“成,我也留下,好些日子没见过大姐了,和大姐叙叙旧,静雅,你在苏家还好吧?”

宁静雅是侄女,宁伯瑾起初不能体会柳氏斟酌纠结的原因,待他自己嫁女儿了才知其中的不容易,好在宁静雅从小就乖巧懂事,言行举止大方得体,不像宁静芸,看似端庄稳重,执拗起来叫人头疼。

  “相公待我好,公婆也体谅,知道昭弟弟成亲,让我回来多住几日。”

宁静雅笑容恬淡,脸上的表情收放自如,一看就是大家闺秀。

  柳氏走到门口了,想到什么又转身走了回来,朝老夫人道,“大姐难得回来,就不让静雅打扰您了,我和静雅说说话。”

  她知道老夫人和宁娥留下宁樱所谓何事,宁娥小女儿阿娇今年十五岁了,宁娥忙着给她说亲,想借着青岩侯府的关系攀上高枝,柳氏不想宁娥参与其中,宁樱的能耐她见识过的,老夫人和宁娥打的主意一定会落空,宁樱,可不是任人宰割的软柿子,宁娥碰壁,少不得会把找人出气,宁静雅留下讨不着好处。

  自己的女儿自己疼。

  老夫人摆了摆手,宁静雅起身,又给老夫人和宁娥行礼,随后才慢慢和柳氏一道走了,望着宁静雅的背影,宁娥耐人寻味道,“这才是当家主母才有的样子。”

  屋里人就这么多,话说给谁听的不言而喻,宁伯瑾面上有些挂不住,为宁樱说话道,“静雅知书达理,打小就是叫人省心的,可各人有各人的缘分,萝卜酸菜各有所爱嘛。”

  这算是宁伯瑾说得比较粗鄙的话来,他本想说梅兰竹菊各有所爱,又担心宁娥打他卖弄肚子里的墨水,这个大姐,自小到大就是个高傲的,看不起人,宁伯瑾没少受她嘲笑,话出口时,急忙改了说法。

  但他自认为没有说假话,宁樱比不过宁静雅,但比宁静芸好了不止一星半点,在避暑山庄,多少人想给宁樱难堪都被宁樱避开了。

  宁娥没继续这个话题,话锋一转,“听说在避暑山庄的时候,你受皇上称赞了?”

对这个弟弟,宁娥打心眼里瞧不上,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肚子里有几滴墨水便到处装文人学士,卖弄字画。

  不成想,他能入礼部,成了三个弟弟中官职最高的,而且过了宁国忠。

  比较卓高德,她心里不平衡,颇有种怀才不遇,时运不济,命运不公的感觉。

  “今年避暑山庄乐子多,多亏尚书大人的关系,皇上称赞的是尚书大人。”

宁伯瑾在礼部,年年避暑山庄都唱歌跳舞,再好看的歌舞,没有意皇上也腻了,宁伯瑾出点子改了其中一个环节,没想到引得皇上和太后欢喜,得知是他想的法子,皇上顺口称赞了两句,但宁伯瑾不是傻子,为官最怕张扬,他直言是礼部尚书的功劳,不敢居功,又点了另一侍郎的名混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