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页 (第1页)

作者:芒鞋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前边的铺子三十平米的样子,院子连着一处宅子,平日吴管事他们就歇在这,黄氏瞧着,上次来连着铺子的后室也没了,换成了遮挡的屏风,吴娘子笑着解释,“是小姐请来的匠人,铺子小,担心客人多了顾不过来,便把后室装成了雅间,太太去那边休息。”

  顺着吴娘子手指的方向,黄氏看过去,院子对面的屋里摆放了桌椅,早前是安排给吴管事他们住的,她便没进去过。

  “匠人建议在那边开间屋子,老奴一家三口,住两间屋子就够了。”

  黄氏点了点头,听着屏风后边有说话声传来,她去了正屋,屋子小,不如宁府的半间屋子大,里边的家具声都是的,黄氏笑道,“樱娘倒是个有主意的,这屋子锁起来吧,往后你们待客的时候用,樱娘要说亲了,出来的日子少,在雅间里坐即可。”

  吴娘子点了点头,黄氏转了圈,准备先回了,听着声音就知前边生意好,她不用继续待下去,难得出来趟,她寻思着去悠玉为宁樱选几样饰,准备六月去避暑山庄的时候用。

  让吴妈妈去前边和宁伯瑾说声,由秋水扶着回了,马车停在后门,黄氏前后看了看,地面干净,周围没有乞丐,往后宁樱过来,她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不一会儿,吴妈妈回来了,满脸是笑的禀告道,“生意好着呢,老奴瞧着谭侍郎也来了,还有礼部尚书,铺子的名声好了,往后生意肯定好。”

  黄氏不知晓谭慎衍也会来,淡然的脸上浮起了笑来,“他算是有心了。”

  若不是谭慎衍自己查的,这间铺子是宁樱的甚少有人知道。

  “是啊,咱家小姐往后可算有福气了。”

吴妈妈起初认定薛墨是宁樱的良人,但看谭慎衍后,认为谭慎衍家世品行不错,今日肯来给宁樱的铺子助威,心里那点别扭算是没了。

  之前总觉得谭慎衍和薛墨关系好,朋友妻不可欺,得知谭慎衍上门提亲,心里怪怪的,今天来看,好着呢。

  吴妈妈爬上马车,挨着秋茹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说起谭慎衍的好话来,谭慎衍在外令人闻风丧胆,风声鹤唳,待宁樱该是真心的,光是罗列出来的彩礼单子都够养活宁府上下的人了,没有用心,哪会舍得?

  黄氏失笑,“这些话你别在樱娘面前说,待事情定下再看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过早下定论不合适。

  吴妈妈自然清楚,宁樱再懂事也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小姐,这种事儿,哪好意思和宁樱说。

  三人说着话,忽然,马车骤然停下,吴妈妈身子一歪,压着秋水摔了下去,黄氏坐在软垫上缓冲大倒是没事儿,撩起帘子,看是个丫鬟,她皱了皱眉,让吴妈妈瞧瞧怎么回事。

  那个丫鬟看见黄氏跟见了救星似的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道,“夫人,五小姐遇着麻烦了。”

  吴妈妈和秋水对视一眼,前者眼里尽是鄙夷,肯定是宁静芸听到宁樱和谭侍郎说亲的风声,后悔了,要知晓,她辛辛苦苦跑出去做了一个妾,而宁樱轻而易举的做了青岩侯的世子夫人,宁静芸嫉妒心强,见不得宁樱压着她一头,从她问黄氏要嫁妆的事情上就能看出一二。

  吴妈妈对宁静芸的行为极为不齿。

  宁樱亲事有了眉目,但从来没提过自己的嫁妆,专心做自己的事情,不争不抢,哪像宁静芸不知好?

  秋水朝她摇头,手心手背都是肉,宁静芸真出了事儿,黄氏不可能不管她死活,秋水懂黄氏的难处,黄氏对大女儿有亏欠,一直想方设法的弥补,就想三爷对宁樱的弥补那般,只是,宁樱和宁静芸心境不同,造化不同。

  宁樱分得清利害,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来说是好的,不会恃宠而骄,而宁静芸,你顺着她一次,下次不顺着她便是对不起她,那种性子不讨喜,容易让人生厌。

  秋水站起身,顺着帘子往外看,见丫鬟一身干净的粉色衣衫,容颜昳丽,白皙的脸上有稍许面色慌乱,她替黄氏问道,“你是哪府的丫鬟?”

  黄氏还沉浸在丫鬟的那句话没有回过神来,她和长公主商量不着急上门提亲的原因是谋划宁静芸的事情,等宁静芸迷途知返,她不知谭慎衍从哪儿查到的,不过对他的体谅,黄氏心存感激,听着秋水的声音她才反应过来,定定的望着丫鬟。

  “奴婢是清宁侯府的,五小姐被老夫人关在屋里,哪儿也去不了,还请三夫人救救她吧。”

青兰是偷偷跑出来的,宁静芸给了她许多好处,应承她帮她转达这个话,会想法子要了自己的卖身契还给她,青兰明白做奴婢一辈子都是伺候人,她不是清宁侯府的家生子,不是非得一辈子耗在清宁侯府,可以拿了卖身契去府衙除了奴籍,往后嫁给好人,安安稳稳过日子。

  也是这样,她才答应帮宁静芸的忙,跑这一趟,她穿过朱雀街就遇着宁府的马车了,看车里坐着宁伯瑾,不敢大张旗鼓的拦下,一直在后边跟着,马车有一段路行驶得快,她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仍然没有追上,好在问了路边的人才没有跟丢。

  “侯府生了何事,你说清楚。”

黄氏料到会有这日,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当日宁伯瑾和她说,她就想了这么个法子,使计让程老夫人厌倦宁静芸,程云润保不住世子之位,以宁静芸的脑子,不可能守着一个废人过一辈子,她没有看着宁静芸长大也了解她的性子,宁静芸不是个能吃苦的,看程云润没了富贵一定会另谋高枝,眼下该是时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