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第1页)

作者:挖坑的熊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在场者听了皆是一喜,唯有周姨娘以帕子捂嘴,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

  本朝非特殊情况不设皇贵妃,是以皇后之下贵、淑、德、贤四妃为最尊。

  今上还是太子时曾与萧家嫡支的嫡长女定亲,可惜内务府还未着手婚仪,今上就被一废至通州。

  萧家见状哪肯将嫡长女嫁给今上?就连先帝的李贵妃都忙不迭地让在东宫做良娣的侄女撇清跟今上的关系,甚至亲自出面将侄女和太子的庶长子留在宫内,当面与今上撕破脸皮。

  可谁料风水轮流转,熙朝皇后出真爱。

  先帝到底是念着今上之母仁孝皇后的夫妻情谊,被李老和陈嫔(与仁孝皇后交好,受过其恩)一劝便老泪纵横,辗转难眠,再加上仁孝皇后的四十岁冥诞上触景生情,最后还是把贬到通州的今上接了回来,看着憔悴不已,身边只有一位妾室(林家大姐儿)共患难的儿子,先帝自是跟今上抱头痛哭一顿,当即将今上封为恭郡王,没过几年便恢复了今上的太子之位。

  这下无论是萧家还是李家都成了整个京城的笑话。

  尤其是李贵妃。

  先帝复立今上为太子后便以“贵妃对自己不恭”

为由罢免了李贵妃的处理六宫之权,由淑妃、德妃共掌事,陈嫔协助。

  至于李贵妃那个嫁入东宫又生下庶长子的侄女。

  若非先帝和陈嫔出面,今上都不愿意将其接回东宫,以至于复立后都对其不闻不问。

  曾经风光无限的李良娣完全是在守活寡,连她所生的庶长子都不讨今上喜欢,甚至还不如宫女所出的庶次子体面。

  李家尚且如此,退婚的萧家也好不到哪儿去,甚至比李家更像个笑话。

  若是萧家在今上落难时坚守婚约,那么萧家的嫡长女就是下一个仁孝皇后,既不会背上见风使陀,背信忘义的名声,更不用和李家一样在今上登基后担惊受怕。

  可这跟林家又有什么关系?

  今上被贬通州时,东宫姬妾里只有林家大姐儿愿意相随。虽说林良娣博了个贤惠忠贞的美名,但到底还是让林家受到了自认为被对比成反面教材的萧李两家的刁难,甚至连林侯爷和姑苏老家都有人心生不满。

  可如今再不满,苦日子都过去了,今上也登基了。

  那些抱怨的人若非是像林侯爷那样早早合了眼,此时都恨不得给当初说闲话的自己两巴掌,上前讨好都来不及呢!

哪会提曾被林家大姐儿连累之事。

  “只可惜了大姐儿是庶出。”

给林侯爷生下小儿子的何姨娘是个没脑子的人,开口就让周姨娘绞紧了帕子,林家老太太和林夫人变了脸色:“若是托生在太太的肚子里,只怕不止……”

  “住口。老太太都没开口,家里何时有奴婢在主子面前说话的道理?”

林夫人极有眼色地怒喝一声:“给我跪下。”

  何姨娘白了脸,看了眼面色不豫的林家老太太和林夫人,有些不情愿地跪了下去,瘪瘪嘴道:“奴婢又没说错,都是想着大姐儿好才这么说的。”

  何姨娘是林侯爷最年轻也是最貌美的妾室,又生了林家的小儿子,因此林侯爷在世时虽不会嫡庶不分,但对何姨娘母子还是娇纵了几分,这也导致林家老夫人和林夫人的不满。

  更别提何姨娘这话还是当着周姨娘的面说的。

  大姐儿和今上患难时,林家其实没帮衬多少,也就是周姨娘跪在正院门口求林侯爷将她的体己托人送到通州给她苦命的女儿。

  林侯爷虽然对大女儿有怨言,但毕竟是亲生的第一个孩子,又看在陪伴多年的周姨娘一片慈母之心上允诺了,甚至还用私房补了点银子上去,惹得林夫人有些不快。

  林夫人很清楚,她对庶出的大姐儿不算坏,但也没多少恩情。可如今林侯爷去世,林家朝堂上无人,出仕中最年长的就是她的儿子林海。

  少年成名的林如海虽有恩师和林侯爷的故交帮忙,但终究还是要熬几年,受一些险恶。

  但有大姐儿在就不同了。

  一写不出一个林字。

  周姨娘只有大姐儿这一个孩子,大姐儿没同母兄弟,自然要扶持异母的兄弟或远房的堂兄弟为她和东宫的小皇子说话,而当其冲获益的肯定是她所出的林如海。

  若是林如海有个深受今上宠爱又愿意扶持他的姐姐,那么少奋斗四五年是有的,官场上也会有人看在大姐儿的份上少些刁难。

  也正因此,无论是林家老太太还是林夫人都极力希望和大姐儿弥补关系,对周姨娘也是越和善,关怀备至。

  只可惜这个道理何姨娘不懂,所以她当场被人堵了嘴拖了下去,连懵懂的林家幼子林滁想为生母求情都被林家老太太给制止了。

  “何姨娘胡言乱语,想必是侯爷去世后伤心过度,神志不清。念在她也算给林家开枝散叶的份上,让她搬到后山的小佛堂为侯爷祈福吧!”

林家老太太本就不喜欢何姨娘,再加上有意做给周姨娘看,所以开口便让林侯爷的其她妾室白了脸色:“至于滁儿,可怜他不能跟着这么一个不清明的生母,就由儿媳你劳累点。”

  “是,请母亲放心,儿媳一定将滁儿照看好。”

林夫人脸色大喜地应了下来。横竖林滁还小,何姨娘又被关了禁闭,待她清理了何姨娘的人,不怕洗脑不了一个小崽子。若是个读书有料的,以后也能帮衬林如海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