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第1页)

作者:天涯近尽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她从三轮车上拿出垃圾袋,用夹子把垃圾夹进袋子里,有的太小了就用手抓着往袋子里放。

  她低着头边看有没有被绿化带及路牙阻断下来的垃圾,边往前走。就这样走走停停,很快来到了高架桥下面,这高架桥上的高公路是从连云港通往霍而果斯的连霍高。下面有很多圆柱子支撑着它,还有的就是用水泥石子堆起来的桥墩了。每次到这里垃圾也是最多的,因为它阻断了风向,使风打了个旋从别的地方流走了。

  虽然有路灯,但在这下面还是有些黑,可是对于长期在这条路上工作的张爱华来说,这些并不算什么。很快她就把桥下的垃圾打扫完了,并且把装满的袋子放回了三轮车,重又拿了一个过来。

  等全部结束时张爱华站起身,用拳锤了锤腰,上了年纪,身子躬的时间长了腰就有些酸痛。但她并没有露出痛苦的表情,似乎对这样的疼痛已经麻木,却露出了徽笑的神情,那似乎是一个胜利者或是一个成功人士从心底沁出的神情,又像是一个考了满分的孩子对自己满意的嘉奖——快乐很简单,就看你怎么取舍。

  因为这条路最难打扫的地方已经结束,剩下来的就很好做了。干的快的话,说不定在家人还没有起床就可以赶回去,可以把早上做好的饭热好了看着上高中的孩子吃完,送着孩子出门并嘱咐他路上小心,这样小小的嘱咐对于张爱华来说却是一种奢求。

  第一章;悬挂的尸体

  三

  张爱华微笑的表情只是在抬起头,直起身子时流露出来,等她完全的站直了,在灯光下映出那幸福的表情时,却似乎被这寒冷的天气冻住了一样。

  刚才还充满期待的眼里如今慢慢的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疑惑与惊讶。她愣愣了,收起笑容,慢慢的向前走。

  在她的前面,在路的中央,在高架桥上好像挂着一样东西。刚才只顾低着头打扫卫生,没有四处观察,所以没有留意高架桥上挂着的东西。

  张爱华的眼睛有些花,离远看,很模糊,她想大多数是夜里的风大,把高架桥上的广告牌吹断了耷拉了下来,因为这已经生过好几次了。如果真是这样,她要及时通知领导,让广告公司的人来弄好它,要不然会很危险。那东西掉了下要是正好落在谁的头上完全可以把那个人切成两半,落到过往的车辆上,也会深埋进车里。

  可是她还要确定一下,如果是广告牌上的喷绘布被吹破撕落了下来,就不是那么危险了。于是她走到三轮车边,推着三轮车慢慢的向前走去。

  过了高架桥,她把三轮车放在路边转过身来想看个清楚。她这一看,吓的她扑腾一声蹲坐在地上,连喊都没有了力气。

  路灯照在高架桥南面,那上面显然挂着一个**裸的人。她没有勇气再看下去,转过身哆嗦着向前爬了一会,试着能或站起来。

  她费了很大的劲摇晃了几下,虽然站了起来,却要扶着三轮车。虽说向前爬了一会儿,却没有离开三轮车半步,她知道向前走不到三十米向右转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就是高路收费站,那里有人会帮忙。

  张爱华站起来,喘了几口粗气,努力的想使自己平静下来。可是那两条腿像面条一样软弱无力,而就在这时,她突然感觉身后那个挂在高架桥上的裸人已经飘到了她的背后。

  带着血腥的气味在她背后大口大口地吹着气,时不时好像还用舌头添着她的头,似乎要张开双臂搂住她,把她带到地狱里去。

  恐惧与求生本能催出的力量,使她不顾一切向前冲去。

  &1dquo;干什么?”一名收费站人员拦住了她,&1dquo;这上面不能进,你不知道啊?”他看出了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城卫工作者,语气就更加的不屑起来。

  &1dquo;有&he11ip;&he11ip;有&he11ip;&he11ip;”张爱华指着高架桥方向结巴的好像被人掐住了脖子,这时她突然想起背后的那股血腥气,她以为追到了这里,吓的她迅的躲到工作人员的身后,看看前面却什么也没有。

  那工作人员还以为遇到了疯子,转过身不烦的说:&1dquo;干什么?干什么呢这是?又没有人追你,你跑什么啊?”

  &1dquo;不是的,不是的,有死人,那儿有一个死人。”张爱华慌张的指着那儿,急的她都想在那跳起来。

  &1dquo;什么死人,有死人追你啊?”那工作人员不屑的调侃道。

  张爱华狠命的点点头,这让工作人员更加的烦了,他大声说:&1dquo;好好的去打扫你的卫生,在这乱喊什么呀?在喊我打电话投诉你。”

  说着他真的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张爱华看与他也说不清楚,灵机一动,趁那名工作人员不注意抢过他的手机就跑。

  手机被一个疯子抢了那还得了,那名工作人员大喊:&1dquo;抓小偷啊。”站里有几个人看着他在外面跟一个打扫卫生的在说话就议论他,这么冷的天呆在收费室里多暖和,却在外面跟一个打扫卫生的说了那么久,一句话打不就成了,啰嗦什么劲啊!

本来有一个人想出去拉他回来的,却被别人拦住了,&1dquo;你管他。”

  那人也就没有出来,可这时突然听到他喊&1dquo;抓小偷”,而且那名&1dquo;城卫”在前面跑,那名工作人员在后面指着边喊边追。他们就不能在莫视下去了,一来同事有难,二来这也是一个立功的机会——和平年代都盼望着这样的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