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 (第1页)

  “这段儿不错啊,俩小年轻站一块儿还挺不错。”

潘导难得对着裘景笑呵呵的,裘景尾巴迅又飘到天上去了。

  电影的拍摄接近尾声,后几天的剧情越来越压抑,潘导后来一喊“咔”

,裘灼的眼泪就啪嗒啪嗒的掉。

  戏里得忍,情绪得慢慢的出来,到了戏外裘灼就再也忍不住了。

  他跟林嘉航这个角色有太多的共情,直到杀青戏那天,在拍摄打板的那一刹那,裘灼甚至有些分不清楚到底自己到底是身处何方了。

  最后一幕就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下拍完了。几秒钟的寂静。

  后来不知道谁带头鼓起了掌,再到后来,整个剧组都红着眼睛在鼓掌。

  潘导揩着眼泪过去紧紧拥抱住裘灼,然后伸手把裘景也揽了进来,嘴里一直说着“挺好的挺好的。”

  林嘉航和林嘉翼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裘灼恍惚觉得自己做了一场梦。

  剧组的效率很高,几乎是边拍边剪,但像潘导这样讲究细节的人,等成片正式上映可能还要五六个月之后。

  这个结局和原著小说里面的有些差异,席立在编剧的时候做了点改动,更突出了电影主旨,也加强了画面的表现力。

  只是这样的结局让裘灼如鲠在喉,在演绎的时候已经开始意难平了。

  剧组杀青了之后,一大伙人邀着去春宁县最好的大排档吃了一顿,一楼大厅放眼望去,全是剧组的人。

  大家互相讨论着心得感慨,这几个月的交流与磨合已经把大家撮合在了一起,仿佛他们已经成了故事的一部分。

  没有人不为电影的内容动容,他们在创造故事,更是在讲述故事。

  希望出来的作品能够人深省,为整个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这可能就是他们齐心协力拍摄一部电影的最终意义。

  裘灼因为心情郁闷,始终没从最后的结局里面走出来,于是一个人闷闷不乐多喝了几杯。

  裘景忙着赶下一个片场,草草吃了两口就起身了。

  临走时要握不握的捏了一下裘灼的手掌,眼神却飘向别处,“有时间再一起合作啊。”

这话说得小声快又含糊,裘灼还没听清呢,这人就转头坐上了车,摇下车窗挥挥手。

  “行吧。”

裘灼又低下头看杯子里的酒精,仰头喝下去。

  大家心里都高兴,都舍不得,加上再有几天就过年了,于是闹了很久都还没散场。

  裘灼头晕,想出去透透气,披上件大衣便摇摇晃晃的往大排档的后门走。

  外面月亮高高挂起,冬夜的天空很干净,冷空气拂过的时候有一种玻璃的质感。

  裘灼抬手捏了捏眉心,忽然想到好像有个人答应他要来探班来着。

  不来其实也没什么,但不知道怎么心里空落落的,杀青后的那种失落和不舍放大了心中这种孤独感。裘灼压着眉毛,默默往前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