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火器 (第1页)

作者:我祖父是朱元璋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东宫的景仁宫偏殿里,朱允熥放下手中的,趁着外屋方孝孺和刘三吾等几个学士正在检查他课业的功夫,偷偷的眺望窗外。

冬日的暖阳,让人有些慵懒,花园中耐寒的梅花在冬日阳光下依然是那么的娇艳。

这样的天气就不应该是读书天,而是应该躺在摇椅上,盖着一块毯子,悠哉的晒太阳。

可是自从被立为皇储,那样悠闲的生活却一下子从生活中消失了。朱允熥再也不能去大学堂读书,而是每天在东宫中,被詹事府的学士们单独教导。

而且这些学士现在教他的态度,和以前他为亲王时有着本质的不同,更为严格,更为不苟言笑,更为不近人情。

昨天朱允熥只不过在策论中写道,国之大必有常备精锐,方能开疆拓土,结果今早就被几位翰林学士齐声劝诫。

国之大,好战必亡,太孙殿下想做隋炀帝吗?

当时,朱允熥差点被几位老夫子喷了一脸口水,那场景想想都可怕。

这些人其实不是迂腐古板,他们当然不会天真的认为靠四书五经就能天下太平。但是他们的认知中,战争总是能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作为君王的任务是养民,而不是残民。

朱允熥真想告诉他们,我们打仗可以出去抢啊!

军费开支可以从别人身上拿回来啊!

可是不敢,若是真说了,肯定招来一顿狂喷。

要是别人喷了他,自然有老爷子出头。可是被自己的老师喷了,老爷子不但不出头,还会说喷的好。

颇有些后世,朱允熥上学不听话的时候,爷爷一边心疼一边咬牙对老师说,不听话揍,狠狠的揍的架势。

窗外的景色很美,暖阳下风轻轻吹,花影轻轻舒展。

书房外一排侍卫,如标枪一般的站着。

领头的是傅友德的儿子傅让,然后是廖家兄弟。和其他侍卫有些疏离,但是目不斜视身材魁梧的那位,正是从燕王手下要来的张辅。

自从到了东宫,张辅成了一个木头人,让干啥就干啥,不多说话,每天板着脸,再无一点当日在校场上的豪气。

够执拗!

朱允熥看着张辅的影子笑笑,对燕王忠心是吧?呵呵!

心里正想着,耳朵却听见声音,赶紧坐直了身体,装作写策论。

殿下走神了吗?方孝孺古板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朱允熥抬头,没。。。。。。。。

读书当心无旁骛,殿下身系江山社稷,万兆黎民百姓,怎么可以懈怠!

方孝孺缓缓抽出了戒尺。

朱允熥身后,墙角肃立的王八耻和朴无用齐齐哆嗦一下。

过来!

方孝孺低吼。

两个朱允熥的贴身太监,互视一眼,慢慢过去,伸出手心。

啪地一声脆响,朱允熥心里一纠。

被打的王八耻浑身跟过电似的,颤抖起来。

尔等身为皇储近侍,不规劝主子向学,主子失神之时,不出言提醒,该不该打!

方孝孺喝问。

王八耻手哆嗦着,咬牙,该打!

啪地又是一下,朴无用差点跳起来。

尔等受皇恩浩荡,不全之身得以在储君书房伺候,何以不尽心!

方孝孺继续说道。

朴无用声音颤,奴婢该打!

朱允熥是皇储,没人敢打,要打也是打他的身边人。苦了王八耻和朴无用两人了,这些日子手心肿的跟猪蹄似的。

殿下虽天资聪颖,志向高远。然,读书一事,需脚踏实地,不可有半丝侥幸!

方孝孺肃容对朱允熥说道,相比于国事,读书易。如今殿下读书懈怠,将来处理国事,亦会如此。

殿下读书懈怠,臣等之罪。若将来处理国事懈怠,谁之罪也?请,殿下明鉴。

严师出高徒,再说人家说的有理,读书你都三心二意的,养不成踏实的性子,以后当了皇帝,如何能脚踏实地的治理国家?

先生说的是,孤受教了!

朱允熥站起身,微微躬身说道。

方孝孺侧身,不受礼,点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今日课业,再请殿下写一篇策论!

说着,顿了顿,八王之乱!

西晋,司马家的叛乱?

莫非,这个题目是有所指吗?

孤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