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第1页)

作者:superpanda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因为电影看的多,谢兰生能构想出来这场景的成片效果,还比较有把握。他在得到想要的后,宣布收工。

  这是电影拍摄计划表上的最终场,但却不会是《生根》最终放映拷贝的最终场。

  在成片中,乡村血夜结束以后还会出现一段内容,也是全片最后两镜。

  看守所里,几个警察厉声质问:“好,陈彩凤,假设这些全是真的,你杀丈夫还有公婆还可以说有些缘由,那你杀女儿呢?!

两个女儿,你亲生的!

你肚子里掉下的肉!

一个16,一个14!

你怎么能下得去手?!

你是人吗,你是母亲吗?!”

  彩凤却是缓缓抬头,目光空茫,回答他们:“当个女人太辛苦了……”

“我让她们重投胎。”

  整个乡里,嫁人的,没嫁人的,生子的,没生子的,都太苦了。

  这是彩凤作为母亲给女儿的最后礼物。

  对于家庭,她想挣扎,她想反抗,然而她的学识、阅历并不足以让她找到正确的方法,于是,彩凤这个角色到了结尾才定了性——她开明又愚昧,可悲又可恨。

  与此同时,镜头切到彩凤以为的小女儿的身上去——她还是在表演倒立,头破血流,艰难求生。如果她是真的女儿,那引起了一切的她反是唯一幸存者了。

  《生根》可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也可能不是。

  警局里的这段内容谢兰生在北京市区的那几天已经拍完。他请自己在海淀区当警察的朋友帮忙,在派出所的审讯室抓紧时间拍了这段,并没有走正规流程。有些幸运的成分在。

  1991年,大部分的电影成片基本就是分镜顺序,后期剪辑做些调整,不大会对电影胶片的顺序做大刀阔斧的修改。谢兰生的电影基本也遵循了这一习惯,但要排除少数场景,比如两个内景场次,再比如结尾的这一幕。

  这个结尾十分惨烈。可谢兰生一直觉得,观众就像一台已经陈年生锈的老机器,不是沉重的敲击根本不足以让它运作。很多出于“敲击”

目的的作品都会采用夸张甚至惊悚的手法,比如五四时期的一大批。

  …………

  至此,影片杀青了。

  谢兰生按“传统规矩”

给每个人都备了花,不过是假花。前不着村后不着点他也没法买到鲜花,于是,在市区里的那几天他去商场买了假的,藏在自己的箱子里,只等杀青拿出来用。

  他先送给欧阳囡囡:“囡囡,谢谢,都结束了。刚才说的全是假话,为了气你,事实上,你是我见过的最有表演天赋的姑娘了。不要忘了读书写字,希望有天我们能在别的电影里看到你。”

他一边说,一边拿出临别赠礼——一本字典,一本词典,还有几本现代诗集。

  欧阳囡囡有点泪光:“谢谢谢导。我想继续当演员。”

  谢兰生又拿起一朵,给莘野:“影帝,谢谢,说真的,我一开始真没想到你能同意加盟《生根》。你的演绎给‘王福生’这个角色增色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