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贾攸 (第2页)

作者:Corn Flower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可是自从贾攸出生,这平衡就被打破了,叶姨娘没有儿子自然嫉妒有儿子的苏氏,史夫人看不得别人生的儿子和自己的儿子分府里的家产,而且虽然老夫人去世了,但是一开始贾家和苏家约定贾代善却是一直记着的,所以在贾攸满月的时候直接抬了苏氏为二房,府里人都称其为二姨奶奶,苏氏的孩子更是可以喊苏氏“娘亲”

,要不是苏氏防的紧,贾攸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上辈子也确实没逃过去。苏姨娘自从生了大姐儿之后,隔了那么长时间才终于生下了一个儿子,攸哥儿就是她的命,这时候尽然有丫鬟敢在攸哥儿生病的时候咒他,自然没好果子吃,贾攸也是料准了才会说的,而且他说的都是实话,这两个丫鬟一个是叶姨娘的人,一个没多久被贾代善收了房,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现在一个孩子有很多事还做不了,可不想身边群狼环饲,指不定哪天就被肯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春风他倒是想一并作了,可是她是史夫人的人,把她弄走动静太大,而且比起秋月冬雪是死契卖进来的丫鬟,她是府里的家生子,也不是那么好打的,先放一放……

他现在的身体还只是一个四岁的孩子,精力难免不足,想着想着便睡着了,等他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守在他身边的是夏雨,她是张嬷嬷的孙女,自然是向着自家人,而且她们一家的卖身契也都在苏氏身上,贾攸当然信任她们,事实证明他们屋里除了张嬷嬷,最忠心的就要是她了。

“少爷醒了,正好,奴婢熬了粥,您身子还很虚,最近那些鱼啊肉啊都要少进些,等您全好了,奴婢再给您做好吃的。”

夏雨的年纪也不大,今年才十三岁,而且因为是张嬷嬷的孙女,苏氏等于是把她当半个姑娘养,不过幸好虽然她性子大大咧咧,但是本性纯善,除了有些咋咋呼呼的,其他也没有恃宠而骄这些毛病。

“知道了,夏雨姐姐。”

贾攸乖乖的把粥喝完了,这时候苏氏也到了,昨天因着贾攸身子好了不少,她在外间的榻上睡了会儿,还是张嬷嬷回来把她喊醒的,这种天本就容易生病,如果她也倒下就麻烦了。

“攸哥儿把粥喝完了,真乖,”

苏氏摸了摸贾攸的脑袋,夸赞道,“这样我们就可以早早的回府了,攸哥儿高不高兴?”

回府?!

怎么可能高兴,现在回去肯定要卷进是非里,看时间,叶姨娘应该快生了,而且这胎还是个儿子,虽然没满月就去了,但是上辈子娘亲也在这中间不明不白的,这次可绝对不能不能再给人背黑锅了。

“娘,我想和二胖他们玩。”

二胖是庄户的儿子,比贾攸大三岁,一开始来庄子上养病的时候,苏氏怕他无聊,特意找了几个已经出过痘的小男孩陪他。

“等你好了,娘就让他们陪你玩。”

苏氏允诺到。

“可是我好了都要回府了,府里没人陪我玩……”

贾攸说的可怜兮兮的,不过这也是实话,府里除了贾敏其他人和他年纪差了太多,虽然说他的胞姐也会陪他,但是也就是拉着他认字,这在贾攸还是那个四岁的孩子的时候可是一点都不喜欢的。

“这……”

这些苏氏也是知道,想了想,“那等攸哥儿把病养好了,我们在在这儿住一个月,你看好不好?”

“好!”

当然好了,其他先不管,先把这件事避过去再说。

就在贾攸很烦躁想着以后该怎样安排时,第二天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惊喜,“姐姐,你怎么来了?”

来的人正是贾攸的胞姐,她是贾代善的长女,按说应该是很得宠的,可是没两年叶姨娘就给贾代善生了两个女儿,等到她大些的时候贾敏又出生了,不过她生性喜静,这些她也不慎在乎。

大姐儿急走两步按住了想要下床的贾攸,“身子还没好,怎么不小心些,仔细娘亲瞧见又要念叨你了。”

贾攸把头埋在大姐怀里,撒娇的说道:“大姐不跟娘说,我想大姐了,才会想下床的。”

大姐儿帮贾攸把被子掖好,“大姐知道,大姐不说,攸哥儿要赶快把病养好才行。”

贾家没有帮女孩起名的习惯,因着贾敏的关系,贾代善给三个女儿也起了名字,不过到底没有贾敏特殊罢了,大姐儿叫怀真,叶姨娘的两个女儿,大的叫怀卉,小的叫怀晴。

不过虽然起了名字,不管是贾代善还是苏氏甚至史夫人也都还是习惯喊大姐儿,毕竟喊了那么多年,所以还是大姐儿大姐儿的叫着。

贾攸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前世,姑且就叫前世好了,姐姐因着他的关系把原本属于她的姻缘给了叶姨娘的女儿,虽然最后两个人过的都不好,但至少怀卉在贾府衰败时还活得好好的,可是他的姐姐,不到二十五岁就没了,他虽然魂魄不能离开贾府,但碎嘴的下人永远不少,虽然现在一切都还没生,但是他绝对会让那人付出代价的!

不过看看自己现在的小身板,任重而道远啊!

就这样,贾攸开始了悠悠闲闲的养病的日子,本来大姐儿当天就是要回去的,可是贾攸死活不放人,苏氏没办法只能先让送人来的嬷嬷回去问问,史夫人是不同意的,但是那嬷嬷回话的时候刚好贾代善也在,想到小儿子这次病的那么重,苏氏的身体也一向不太好,他想了想也就同意了大姐儿在那儿帮忙,毕竟大姐儿现在已经十二岁了。

贾攸则是在想怎样才能拖两月再走,不过很快他就不需要担心这个了,因为他又烧起来了……

“小少爷本来已经差不多好了,这两天可能吹了风,我开副药每天早晚两顿,半个月差不多就能好了,不过小孩子身体不比大人,轻易不要挪动,要不然以后养起来就麻烦了。”

贾攸能说什么,这是睡觉就有人送枕头啊,不过这两天他确实休息的不太好,虽然他急于做些什么来改变母亲,姐姐和自己的命运,但是这四岁小孩子的身体可禁不起折腾啊!

于是,贾攸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实在是悠闲,白天睡不着觉苏氏就在他旁边处理庄子铺子上的事物,贾攸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母亲还是很有钱的。大姐儿也大了,苏氏挑了两个铺子,两个庄子的让她管着,明着和她说了这些以后会添到她的嫁妆里去,当然苏氏自己嫁妆里的饰,布料这些不算,而且除了公中置办的嫁妆,老太太也留了东西给大姐儿,不过府里没人知道罢了。毕竟是自己的女儿,苏氏还是很了解她的,虽然平时话很少,但是心里明镜似得,平常怀卉,怀晴总喜欢在她面前有意无意炫耀贾代善给她们买的饰以及海外泊来的稀奇玩物,但是从来就没见她难过或者嫉妒过,苏氏一开始以为大姐儿就算不生气也会把这些事放在心里,但是后来才现是她想多了,大姐儿是真不在意。

苏氏自己是进门给人当姨娘的,但是那时老太太在,是按二房的礼进的门,不过嫁妆就不能准备多少了,史夫人进门时是一百零八抬,苏家那时虽然败落了,但是苏夫人的陪嫁还在,而且几乎没动过,那时候苏夫人虽然带着苏氏进了京,但是苏家的消息还是知道的,当她知道有一个通房丫头怀孕而且已经三个月的时候,她借助贾家的势力把那个通房接了出来,七个月后通房生了个儿子,苏夫人一点机会都没给杨姨娘,回杭州直接请族长开了祠堂把那个孩子记在了自己的名下,然后当场分了家,虽然苏老爷获罪被流放,但是苏家的祖产还在,苏夫人也没在意那么多,两个儿子一人三分之一,剩下来的一半给了苏氏,一半添到了族里,可以说是皆大欢喜,除了杨姨娘和她的儿子。所以虽然苏氏进门嫁妆只有五十六台,但是其他的苏夫人都给她折成了现银,可以说是很丰厚了。

苏氏有时候也会想如果那时候自己找一个耕读人家嫁了会怎么样,不过每每起了这样的念头,她也就只能无奈的笑笑,要真这样,她可能连骨头都不剩了。所以她对大姐儿的婚事嫁妆异常的上心,怎么也要让女儿过得好!

回到贾府已经是两个半月以后了,叶姨娘的儿子果然和上辈子一样没出月子就去了,因为是夭折,连名字都没有也不能进祖坟,贾攸虽然也觉得他这个弟弟挺可怜的,但是也知道如果他真的活下来,真要倒霉的就是他了,所以除了觉得他可怜就没什么了,不过叶姨娘就不一样了,她盼了多少年才盼来的儿子,她还没高兴多久儿子就没了,她现在是逮谁咬谁,史夫人也知道这次是自己着急了,不过按她的安排这孩子怎么也会撑得久点,起码要等到苏氏回来,这也太早了。

贾代善伤心了一阵,也答应要为叶姨娘做主,不过最后还是找了一个通房出来认了罪,乱棍打死也就结束了,等到事情全部结束,苏氏他们才回府,看到活蹦乱跳的贾攸,贾代善的一腔慈父心肠有了转移的地方,渐渐地也就放下了,不过对史夫人倒也冷了不少。

就这样,贾攸又开始了自己在贾府的生活,安排了三年直到姐姐出嫁,他才决定离开贾府,毕竟他觉得再在贾府待下去,他会疯掉的。

大姐儿这次出嫁比上一世早了两年,这还是贾攸不断在贾代善耳边念叨的结果,嫁的是二榜的进士,家里只有老父亲和一个哥哥,哥哥已经三年,连孩子都有了,家里打算等小儿子成亲就把家分了,这家人贾攸调查的很清楚,他们家妾侍是一点地位都没有的,除非嫡妻没有儿子,可以她抬生了儿子的通房为妾侍,否则一辈子都是通房,这习惯真好!

大姐儿出嫁的场面很大,虽然不是贾敏这样的嫡女,但是她是贾家这代第一个出嫁的姑娘,自然会热闹些,公中出了五十抬嫁妆和两个庄子,贾攸天天瞧着他们准备,一有不对就去找贾代善,虽然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但箱子摆开绝对是满满当当的。宁国府贾代化夫妇添了八抬,贾敬夫妇添了六抬,贾赦夫妇贾政夫妇也添了六抬,史夫人一开始提都没提这事儿,她也没想到宁国府会过来添妆,结果就有些手忙脚乱,不过还好平常做的东西就多,只是装东西的箱笼没那么好找,最后还是从自己的嫁妆里拾掇出了八个,表面上没什么,可是心里呕得要死。

苏氏准备了三十抬,这倒让府里人吃惊了一下,平常看苏氏不显山不露水的样子,结果这么大手笔,不过府里的老人一想也是,苏姨奶奶进门可是有嫁妆的,不过对女儿也太好了些,其实这还不算她准备的两个庄子两个铺子,老夫人去世前也给大姐儿留下了两个庄子,还有两万两银子,苏氏自己准备了三万两,贾代善私底下给了八万两,即使不算这些,就明面上的,用一句话来说,亮瞎了多少人的眼睛。

大姐儿一出嫁,贾攸也开始为离府做最后的准备了,不得不说这三年他实在是没有白过,设了个局,简简单单就到了杭州,开始了他新的生活,他知道贾府被抄有很多原因,他没有办法改变那么多,但是他很确定自己是一定会回去的,然后活的好好的!

报不报仇他不知道,但是至少要让母亲姐姐活的好好地,虽然二房虽然说着好听,但是说到底还是妾侍,要想让母亲真正过得好,还是得看他,赚钱先不说,把书读好最重要啊!

为什么二哥不考第四次呢?第三次他十三岁,太小,第四次他就十六岁正好了!

知道这些果然会让人产生惰性,所以,他还是脚踏实地的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