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第1页)

作者:绿豆红汤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公主放心,奴才一定尽心尽责地照顾它。”

  —

  勤政殿,康平帝已经听跟随鞑靼人去漠北的官员讲诉了一遍,见二皇子跟康宁到了,随口道:“马侍郎,你再给太子和二皇子他们说一遍。”

  “……鞑靼手里掌控的有铁矿铜矿,有盐湖,但他们冶铁提取盐的技术很差,可汗等王室子弟用的灶具类似我们这边的锅,但铁的厚度恐怕有臣手掌厚。普通牧民炖肉用的多是陶罐,烤肉用铁板,铁板砸得倒是比铁锅平整光滑。盐是从盐湖里直接捞的,没有过滤没有熬煮,都是涩的,有些盐里还掺杂的有泥土。”

马侍郎同情地瞥三公主一眼,继续道:“他们那边制毛毡和地毯的手艺倒是还不错,臣见他们居住的毡包层层叠叠绑了好几层,夜里也确实是挡风防寒。睡觉是睡在地上,地上铺的毛毡和狼皮,盖的是兔毛或是其他动物皮子拼接的褥子。”

  “下雨呢?”

太子出声问。

  “漠北不会如我们这边下暴雨,雨量较小,而且他们有牛车,有我们一间房这么大,说是迁徙时一家人住的。遇到极端天气也可以搬进去。”

  “有没有什么优点?听侍郎这么说,本宫觉得他们像是逃难的。”

康宁笑问,仔细看她的笑容里有微不可查的紧绷。

  “以臣观察的,他们那里再突出的优点都比皇宫里差,普通百姓去了还有利可图,公主去了肯定是要受苦的。”

既然皇上没特意叮嘱他,马侍郎说话也就不含蓄,“鞑靼人不是放牧就是打猎,遇到流势平缓的河还会去捕鱼,他们顿顿都沾荤,马奶酒,奶豆腐,酥油,牛乳,驼奶……这些奶制品臣在大康都难以尝到,他们普通牧民每家都有存货。”

  “漠北风景独好,站在草原感觉离天空特别近。”

马侍郎特地给三公主强调:“那里生活的人好似心中没有郁气,臣琢磨着应该是与环境有关。”

  康平帝听他这么说不由嗤笑:“匈奴人生性热衷侵略,他们不是生活在草原上?”

  “是臣拙见了。”

马侍郎不假思索地改口,心里怎么想就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阿宁,怎么样?可后悔?”

康平帝一脸平静地询问,这让人无法摸清他的态度。

  “儿臣无法说后不后悔,我也没亲身去经历过。”

康宁长长舒了口气,圣旨已下,轮不上她后悔。况且那日在勤政殿,塔拉讲述的漠北情况她都是亲耳听见的,只不过是没有自己人谈起时触动大。

  “儿臣认为父皇肯允下这桩婚事,肯定是有您认为可嫁的地方,儿臣见识浅薄无法参透,但儿臣相信您是对的。”

康宁面向高台,坚定道:“儿臣不后悔。”

  有钱有人有权有势又有眼界,没有的她带去,缺了的她找人制,从无到有才有意思。

  实在不行,她再回来嘛。

  第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