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神偷一枝梅 (第1页)

作者:花月容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又过了几天,地里的庄稼到底是没活过来,所有的庄稼都旱死了。

村子里到处都听见哭声,叫骂声,埋怨声,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沉痛的心情中,林家也不例外。

最主要现在吃水的井已经打不上来多少水了,每次打上来的水都是最底下带些沙土泥浆,林家还好一些,只自己一家人用这口深井,还有的打上来一些水,但是村里就不好弄了,一个村好几百人都使用了一口井,从前阵子起,李村长就派人看守那口井,规定每家每户三天能打一桶水,就这样井里的水还在急的往下降。

镇上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本来现在生意都停下了,住在镇上的人也没有什么额外的收入,除了靠家里,在乡下有地的,就是靠手里剩余的银子过了这么长时间,现在也已经弹尽粮绝了,水的问题还好一些,冯县令在镇上多打了六七口深井,镇子外边还有个溪井,也是可以打上来水的,虽然同样是每天用水的数量都有限制,不过最起码不会渴死。

这天,冯大人决定偷偷的开仓放粮。

“想办法,不要把开仓放粮的事情张扬出去,要是让别的县的人知道了,我们这点儿粮食,可是不够使的。”

冯县令说。

去年的时候,这边旱情的事情已经报给了朝廷,朝廷也了赈灾的银子和粮食,不过层层的削剥下来,到百姓手里的并没有多少,导致百姓都挺不过今年这场旱情。

冯县令原本应该在去年的时候。就因为洞察先机,提前预防这旱情而升职的,不过却被知府压了下来,冯大人心里还是不甘,曾给京城写信,但是京城那边只回冯大人几个字,稍安勿躁,冯大人知道,这是要让自己等,所以也不再说什么。

“是,属下一定会封锁消息,不会让这消息蔓延出去。”

穆远山说。

冯大人决定,把粮仓中的一半粮食都放出来应急,大概每个人手里能分个几十斤的样子,这样怎么也能挺几个月了,这些粮食也不能一下子全部给下边的百姓,怎么也要留些为以后做打算。

穆远山病人封锁了镇门,把一个镇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在派官兵把守,粮食再分给每家每户,并且恩威并施的告诉大家,若是透露出去一句,三族以为流放,正好粮食都不够分呢!

镇里忙了三天,才把每家每户都分完。大家纷纷跪在地上,感激着冯县令。

穆远山又带着官兵,一批一批的运往村里,这个任务就可以都交给各村的村长,官兵可以在旁边辅助,也是同样告诉大家,粮食的事情绝对不能传出去,否则后果自负。

“冯县令真是好官啊。”

“是啊!

多亏了我们在冯县令的管辖之内,多亏了冯县令了啊!”

“冯县令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下面好多人都朝着这下的方向跪拜着,感谢着冯县令。

林家一共分到手三百二十斤粮食,这些粮食要是省着些吃,够吃三四个月了。

“老天爷啊!

没想到咱们县令这么好,多亏我们住在这上河村了。”

林许氏说。

“真是碰到个好官比什么都强。”

林大伯也颇有感慨。

虽然以林家目前存的粮食,并不难以度过这个难关,不过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已经断粮了,这个时候县令大人派人放粮,能挽救了很多的家庭。

一个月后

不知道怎么回事,冯县令开仓放粮的举措还是泄露了出去,开始只是其他几个县的县令私底下找冯县令借粮,后来没想到知府也传了话来,让冯县令把剩余的粮食都交出来,分给整个怀阳府的人。

“你是怎么办事的?让你封锁消息,最后消息让你封锁的满城都知道了,我这点粮食还能保得住吗?”

冯大人气的不行,训斥着穆远山。

“请大人责罚。”

其实这事儿也怪不了穆远山,这不是一件小事儿,是全镇以及下面管辖的各村几万张嘴,这么多张嘴又怎么管得过来?

“责罚你有什么用?能让那帮老狐狸不从我要粮食吗?穆远山,你要不给我想出个解决办法?以后就别出现在我面前。”

冯大人一甩袖子就走了。

“山哥,怎么办呀?”

陈大在旁边也愁的慌,这事还能有什么办法可想,除了上交粮食,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了。

“你过来,这样……”

穆远山把陈大叫了过来,靠近他的耳边叮嘱了一遍,就让陈大去忙去了。

等到知府下的最后期限,知府特意派了一队官兵来押送粮食。

冯大人坐立不安的问穆远山。

“怎么办?真要交?当初这些粮食花了几百两买的来,现在虽然剩的不到一半儿了,不过以现在的粮价,这些粮食可是几千两都买不来的,要是让我白送几千两出去,这不是挖我的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