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小说网>暴富从给秦始皇做历史直播开始 > 60 宋朝狄青包拯 第七个直播视频 精卫

60 宋朝狄青包拯 第七个直播视频 精卫 (第1页)

作者:秦时长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说完唐朝,那接下来就说说由一大堆废物皇帝和很多蠢货奸臣,以及一些悲惨忠臣组成的宋朝吧。

被神仙亲口骂是废物的宋朝皇帝:“……”

现在就是完全不敢说话。

被神仙骂是蠢货的宋朝奸臣没有说话,因为他们大部分人已经死翘翘了。

至于宋朝的忠臣,则是满目悲伤的叹了一口气,虽然他们曾经遭遇过诸多不公,可为国为民之心仍是不会熄灭。

忠臣就像是暗夜里的明灯,即便是照不亮全部人,却也能照亮一部分人的希望之火。

而星星之火,必能燎原。

·

先说第一位宋朝名将,那便是北宋时期的狄青。(1)

狄青出身寒门,年少入伍,因面有刺字,善于骑射,故人称之为‘面涅将军’。

宝元初年,李元昊发动叛乱,宋朝廷下诏任命狄青为三班差役前往边疆作战。当时前线的边将多次被西夏大败,士兵大多畏惧胆怯,于是狄青便经常亲自打先锋,以身作则鼓励士气。

狄青在边疆作战四年,前后打了二十五场战斗,身中乱箭多达八次。狄青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后又建诸多城堡来御敌。

正在清点战利品的北宋将士:居然分毫不差,果然是神仙也!

安远一战中,狄青身受重伤,但等听到西夏军队来袭,便又挺身飞速赶往,而士兵亦是争先恐后,跟着他们的将军冲锋陷阵,奋力拼搏。

狄青临敌作战极为勇猛,更甚至是戴铜面具,出入敌军,西夏军望风披靡,甚是畏惧,无人敢挡。

皇佑五年,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沿江的九州,包围广州城。宋军莫能抵挡,宋仁宗赵祯忧心不已,于是狄青便上表请战,并承诺会将叛贼之首级砍下送回京城,后狄青果真大败叛军。

狄青任枢密使四年,每当狄青出现,士卒总会指着狄青夸奖赞叹。嘉佑元年,京师发生洪涝灾害,狄青避水将家搬到大相国寺,并在佛殿上居住,百姓对此多有疑惑议论,于是朝廷便因此而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并让狄青离京出知陈州。

如此为国为民征战的名将,能住在佛殿上,那是佛教的荣幸,庇佑和保护你们的是将军和将士,不是那金身佛祖,你们这些凡人是不是烧香拜佛把脑子都给拜傻了?

而且狄青那是因为洪涝灾害才避水至相国寺,又不是故意为之,何来的欲加之罪?

你们宋朝之凡人简直不要太荒谬,又是重文轻武,又是坚决投降,又是靖康之耻,又是檀渊之盟,华夏的脸面都让你们宋朝廷给丢尽了!

被神仙指责的宋朝众人:“……”

求神仙别骂了!

他们这就把相国寺拆掉,然后在那里给狄青大将军建造屋宅安置。

并不想搬家的狄青:“……”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

嘉佑二年二月,狄青嘴生毒疮,求医难治,再加上对自己身为武将而遭文官排挤一事深感抑郁,三月便去世,年仅四十九岁。宋仁宗赵祯悲痛不已,便在禁苑为狄青举哀,追赠中书令,赐谥‘武襄’。

熙宁元年,宋神宗给近世将帅排名次,并认为狄青行伍出身而名震中外,为人更是有勇有谋,又能谨小慎微,军纪严明,善待将士,而且战功赫赫忠心耿耿。于是宋神宗便对狄青甚是思念,便下令取狄青画像放在宫中,亲自为狄青御制祭文,更派遣使者至狄青家中,用中牢的礼节来祭祀。

完全不知官家居然会对自己评价如此之高的狄青只感觉受宠若惊,但后面神仙之言却是更让狄青惊喜交加。

反正我就是很不懂,北宋文有被文曲星君所偏爱的包拯,武有被武曲星君喜爱的狄青,这按照你们凡人来说那就是双星组合,文运武运皆聚于北宋一朝,理当是有盛世之象,怎么一个飞龙骑脸都被你们北宋给打输了?你们宋朝知道这件事让文武两位星君有多生气吗?

不愧是‘臣子欲战死,皇帝只想投降做儿子’的宋朝,简直就是懦弱无能到人神共愤。

宋朝皇帝皆是忍不住露出尴尬的笑容,但宋朝的大多数臣民却是直接大呼神奇,并把包拯和狄青当作神仙下凡——虽然精卫说包拯和狄青是被文曲星和武曲星偏爱的忠臣,可既然能被偏爱,自然就是跟他们这些凡夫俗子有差距在那里。

那结好便是必然之事。

更有甚者此前曾看轻武将的文臣,皆是面色苍白,当即带着厚礼前去致歉,只希望狄大将军莫要记仇,使得他们被文昌星君和武曲星君所不喜。

已经是好几位文臣武学老师的狄青:“……”

朝中众人的爱重之情,实在是过于深厚,让他感觉有点承受不住。

不过在狄青感觉快要承受不住时,那位同样被神仙有所偏爱的包拯便登门拜访了,面对这一位和他有着同样烦恼的包拯包大人,狄青终于像是找到组织一般高兴。

——原来太受欢迎也是一种负担啊!

·

都说到狄青了,那边顺便说一下包拯吧。

包拯就是北宋时期极为出名的贤臣和忠臣,天圣五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嘉佑六年便升任枢密副使。因为包拯曾任天章阁侍制和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世又称之为‘包侍制’‘包龙图’。

因为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和英明决断,并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明不公,于是包拯还有包青天及包公等美名。京师更是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俗语。

嘉佑七年,包拯逝世,终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故而后世称其为包孝肃。同时也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北宋众人:哇!

他们北宋一朝的文曲星和武曲星,果然是名不虚传!

在赞叹之余,许多人还有着带孩子前去与包大人的狄将军见见面,最好再摸摸头,然后让孩子也沾点文曲星和武曲星的文运、武运。

往后孩子长大了,能有包大人和狄将军的一半能力,他们做父母怕是做梦都得笑醒!

被寄予厚望的众多北宋孩子:听我说,谢谢我最亲爱的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