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胆 (第2页)

作者:墨殇紫月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最后一句说的孙轻舟眼睛一亮,自己为何急匆匆要筹备军粮,最担心的无非就是大蛮得知国内空虚,大举进犯,如此哪怕是虚张声势,但是若能争取些时间也好。

就是不算争取时间,大蛮若是得知雍州有兵有粮,或许也会改变自雍州大举进攻的决定,改为自翼州进犯也不一定。

他们虽说是大昭的兵,但是也是雍州百姓的兵,若能护住雍州百姓少受战乱之苦,哪怕是一点也是好的。

至于其他地方,有兵出兵,有粮出粮,只要能让战争不在雍州打响,其他都能尽力而为。

宋勤书在一旁悠悠的道:“粮商与农户之间大部分都是签了契书的,若是卖给军队,可算违约,那点子大斗小斗的便宜,可不够赔偿违约金的。”

宋微月也道:“有句话叫‘民不与官斗’,还有句话叫‘兵器底下出政权’,粮商再厉害,终归是民,不是官。”

兵器底下出政权?宋勤书冒出问号?什么时候有这样一句话了?

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看的出来,孙轻舟已经完全动心了,宋勤书又加了把火,宋勤书早就看那些粮商不顺眼许久了。

“粮商不可怕,可怕的是粮商背后的人,这些人什么都不干,光弹劾折子就不好对付。”

“弹劾什么?”

“最基本的,官不得与民争利,肯定是第一条弹劾点,其二,军队私下自行筹备军粮,并无上旨,夸张点都够弹劾个造反谋逆罪了。”

“官不得与民争利,本来就没争利啊,律法中应该没有规定,购买粮食不应该价高者得,反而要价低者得吧!

何况这些粮食买了之后又不会进入市场以谋私利,何来的与民争利,只是买粮食而已,再怎么说也应该是给百姓谋福利吧,这万千百姓难道还比不上几个粮商的利益重要了?

至于造反谋逆,军队是大昭的军队,又不是谁家的军队,就是真要姓什么,那也是姓祝。

这筹备军粮,说的好听点,就是填饱祝家的士兵的肚子,给祝家守好国门,何来造反,何来谋逆,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其心可诛,这是让战士饿着肚子守国门,不是细作就是间谍。”

孙轻舟真想把宋微月的这张嘴借给朝堂上的那群武官用用,别老是被文官一激,就想动手,整的我们这些边军也受深受其累,唉~

孙轻舟都能想到,但凡雍州边军收粮一事传到朝堂,定会引争吵,今日宋家两兄妹的争吵,就是未来朝堂里的缩影,可是如今事到临头,军令状都下了,该做的依旧要去做。

宋勤书还在道:“微月,你别小瞧了这些粮商,除去他们背后的人外,他们这些人若是联合起来,哄高物价,到时候依旧是百姓深受其害。”

“你别吓唬我,今年可不是去年,今年天气好,收成应该都不错,农户一般都会有自留粮,买粮食的多以在城镇生活的百姓居多,粮商们要是的真哄高粮价,不正好给你可乘之机吗?

何况,若是上头那位事先就布公告,或是将这些粮商都召集起来,言明只是为了整顿大斗进小斗出一事,今年才会军方接手收粮一事,如此也不会引来粮商们太大的反弹,又能让粮商大有收敛,不就能达成两方面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