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3页)

转头吩咐马夫:"停车。"

没等温殊色反应过来,起身推开车门,掀帘跳了下去。

还没到地儿呢,温殊色头探出窗外,想提醒他,却见郎君一头扎进了街市,头也不回,背影走出了一别两宽的气势,一时愕然,闹不明白自己哪里得罪了他。

马车驶向温府,温二爷并非表面上那般轻松,坐在马车内,还没缓过来。

不成想老祖宗英明了一辈子,居然办了这么一件糊涂事,要论起过错,谢温两家都脱不了干系。错都错了,嫁过去已经一月有

余,还能完整地还回来不成,既然无法挽回,只能接受。

唯一安慰的,大概是缟仙她自己喜欢。

自己的女儿自己知道,自小见到长得好看的,便要多瞧两眼,那谢三的长相,不就合了她意。再往好处想,谢仆射就算辞官好歹曾经也为一国之相,教出来的孩子,品行能差到哪儿去。

要论懒散败家,自己女儿是什么性格,他也有自知之明,没有谁配不上谁,反倒庆幸谢家没当场将人退回来。

看适才谢三的态度,两人似乎相处得不错。

虽说没能亲眼看着她出嫁,但为人父母,想看到的不过是儿女能过上安稳日子,只要今后二人能和睦相处,他也没什么可挑剔的。

心头的冲击勉强平复,突然才想了起,最初本是问温淮的官是如何而来,结果被她一道惊雷打乱了思绪。

到了温家,一下马车温二爷便又问温殊色:“博文的官是怎么回事。”

温殊色还没答,房门已经瞧见了人,热情地迎上来,”

二爷回来了。"

这一声后冷清的院子总算有了一点活力,前院正清扫落叶的仆妇扔了手里的扫帚,便往里传,"快去禀报老祖宗,二爷回来了。"

半年没回府了,温二爷先把话撂在一边,举目打探了一圈府邸,沿路遇到的仆人不过三五人,转头又问:"人怎么这么少。"

时机差不多了,待会儿见到祖母,怕露馅儿,温殊色把人拦了下来:"父亲先去前厅,我有话同你说。"

刚才自己一进城门,便被她吓得不轻,好多事情还没好好过问,等下大房的人在,确实有些话不太方便:“正好,我也有几件事,同你兄妹二人说。”

也不用去什么前厅了,就在后院荷花池的凉亭内坐下。温殊色主动礼让:"父亲您先说吧。"

他的事是喜事,不急,想弄清楚温淮的官职:“你先说,把府上半年来发生的事,一五一十,事无巨细,全都告诉我。"

温殊色也没再隐瞒,告诉了他:“大半月前,我替兄长买了一份官职。”

果然是买的。

一路上他早就有了猜测,她嫁的是谢家二房,并非谢副使跟前的大公子,不说谢仆射如今不在凤城,就算在凤城,也没那个本事和必要,给舅

家置办一份官职。

买官就买官吧,博文的年岁,总不能一直跟着他出海,买了官是好事,逐问:“多少银钱?”

温殊色却模棱两可,答非所问:“父亲不知,兄长如今不仅是温员外,还是司录参军,前几日办了一桩案子,有模有样。"

温二爷意外地看向温淮,目光欣慰,忍不住揶揄道:“是吗,我还道他只会抓螃蟹呢。”

见父亲果然被她带偏,温淮已经上过当,一扫袖:"父亲让她接着说。"

温二爷回头,目光依旧和善:“你说。”

温殊色冲他一笑:"我给父亲也买了一份。"

温二爷面色慢慢地僵硬,给他也买了一份,那就是两份。。。

一份的银钱,她把手头上的现银挪挪,尚且还能勉强凑出来,两份,不太可能,他没给她那么多银钱。

除非官职降价了。

结果却听她道:"我把铺子都卖了,再加上祖母的压箱底,拿来买了粮食,说来也凑巧,洛安突然就打起了仗,正好就缺粮食,父亲和兄长这辈子合着就该做官,不然换做平日,以靖王治下的严厉,这官还真买不到。"

温二爷的反应和温淮当初如出一辙,呆愣半天,侥幸地问道:“铺子还剩多少间。”

“还能剩什么,没了啊。”

温殊色反倒意外温二爷的问题:“咱们的那些铺子,能买来两份官,已经很划算了,谢家二房全部的家产也就换了一份官职……"

等会儿,什么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