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晚唐浮生 > 第四十八章 全功

第四十八章 全功 (第1页)

作者:孤独麦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

祭大会举办得很顺利。

参与的都是阴山内外的各部落,有农耕,有游牧。互相之间或许有仇隙,但在邵树德的压制下,大伙还是能做坐到一起的。

各部落中,黑山党项藏才部领王歇的部众最多。

藏才三十八族,据宋代《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众十余万”

,居住在从丰州到振武军的广阔区域内,阴山内外皆有,以游牧为主,河西可能也有一部分。

唐灭后,藏才三十八族部分投宋,部分被辽国倒塌岭节度使出兵征讨后收服。

王歇自称藏才三十八族的“都领”

,但邵树德估计他多半没控制整个藏才部,了不得手底下有个几万人。好吧,即便是几万人,那也是大族了,足以让他获得一份木剌山巡检使(今乌拉山)的告身。

“王巡检使,令郎主动投军,足见王氏对朝廷的忠诚。”

草原上,邵树德正带着一群头人们狩猎野马。

野马胯革,素来是丰州蕃部的贡品之一,境内的数量极多,也经常被人狩猎。

“大帅,王氏素来恭顺。昔年讨李国昌父子,接朝廷的旨意晚了,出兵才走到半路,叛贼已平,引为憾事。”

王歇笑道。

这厮说起谎话来面色不改,脸也不红,着实了得。不过若论心向朝廷的程度,藏才王氏确实比较靠前了,这从他取汉姓、尊崇汉文化就能看得出来。况且人家儿子也来投自己了,还带了三百子弟兵,态度非常恭顺,没什么好说的。

与藏才王氏相比,契苾部也有那么点忠心。讨李国昌那会,朝廷旨意一下,契苾、赫连两部都出兵了,虽然有出工不出力之嫌,但态度是有的。

事实上在唐末这会,这些草原部落总体还算听话。

唐朝灭亡后,他们就真的野了,谁也不服。直到契丹人统一草原东部,向西挺进后,数次出兵征讨,才6续将他们收服。

所以邵大帅在与他们交流时,也扯着大唐的虎皮。

大唐的遗产确实丰富,这面招牌也很好使,邵树德不确定如果不打着大唐的旗号,这些部落还会不会这么听话。

“嗖!”

一箭飞出,邵树德从箭囊内抽出羽箭,正待射第二下,却见数人快上前,连连射箭,将一匹狂奔的野马撂倒。

“这帮混蛋,马皮都坏了!”

邵树德笑骂道。

蹿出去的数人是来自契苾部的勇士。

正在后面的契苾璋见了,一夹马腹上前,致歉道:“小儿辈不懂事,抢了大帅的猎物。”

“无妨。”

邵树德笑道:“某最喜欢勇士了。”

契苾璋闻言松了一口气。

不过就在七八年前,他与邵树德的位还差别。不过讨李国昌父子是分野,在此之后,邵某人便快崛起,而他因为战时出工不出力的表现一无所获。

关中讨巢之战,更是奠定了邵树德如今的位基础。而契苾璋则趁着振武军缺衣乏粮的有利时机,进占军城,自封节度使,振武军军士们也没有反对意见。

但这个位置真的不是那么好坐的。没有钱,你就玩不转。

契苾璋竭尽全力,最终还是支持不下去,被军士们轰下台来——这其中甚至包括许多原属契苾部的振武军衙军士卒们。

现在的契苾璋,整担心要被李克用秋后算账,因为他不止一次撩拨过那头独眼龙。就在讨巢那会,德军、振武军、大同军、幽州军还奉旨又讨伐了一次李克用,最后以失败告终。

契苾璋眼下也是没办法了,不投邵树德投谁?

而邵树德对接纳李克用的仇人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直接授予了契苾璋白道川巡检使的身份,双方的合作基础非常稳固。

“大帅喜欢野马皮,某回去便遣人送百张过来。”

一道粗豪的大嗓门在身后响起。

契苾璋回头看了一眼,原来是山后党项庄浪部的酋长庄浪伸。

山后党项,听名字就知道了,在阴山以北的草原上游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