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晚唐浮生 > 第三十八章 试验田与政治中心

第三十八章 试验田与政治中心 (第2页)

作者:孤独麦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见裴远被问得张口结舌,幕府营田判官赵植便上前说道。

“可还有其他牧草?”

“回大帅,营田司诸位同僚商议后,认为芜菁或可种下看看,亦可当牧草。”

“另找一块试试。”

“遵命。”

“一头犍牛一年产多少粪肥?”

邵树德又问道。

裴远、赵植都愣在了那里,好像遇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问这个事情,太有辱斯文了!

大帅真的是武夫吗?早年在德军时,一定种过吧?

邵树德摇了摇头。事实上他也不清楚,他只知道,一头牛一年所拉的粪便,用来肥一亩,可能还略有些不足,最好是三头牛肥两亩。如此,才能在维持力的情况下,持续稳定多年获得令人艳羡的高产——当然也不能忘了休耕固氮的贡献。

种子收获比,一定要提上去,1:1o是必需的,1:15才是目标。

“再找一块,用来培育良种。”

邵大帅的这句话他俩倒是理解了。其实农家都有留种选种的意识,每年都会拿颗粒最饱满的麦下种,大帅这意思,是还需要更好的种子?

“马政都知道了吧?”

邵树德说道:“好马配好马,生出来的马驹再优中选优,一代代培育。种子亦可如此,着手去做吧,所需款项、田、人手,来找某。”

“遵命。”

后世粮食高产,无外乎四大因素:良种、农药、化肥、水利。农药别想了,水利一直在搞。化肥确实没有,但可以靠粪肥来代替,一头牛一年拉的粪全砸一亩里面,效率低是低了点,但没办法,只能这样了。

穿越前自己,某人到了古代,只要来一句,用粪或河底淤泥肥田,仿佛立马就可以获得高产量,然后路人惊叹,名利双收。

这就是臆想!

古人不知道沤肥吗?当然知道。但为什么效果还是不好呢?没有足够的粪或淤泥啊!

人的那点粪便,只有牛的十几分之一,够肥屁的田!

固氮休耕、牛粪肥田,多管齐下,才可能补充高产后所消耗的力。

此外还有良种,这事其实就和马政一样,需要长时间培育,也需要点运气。

三茬轮作制,目前只有自己这个关北可汗能搞得起来。控制那么多草原部族,获得足够的牛也是一大原因。慢慢来吧,若是一亩能收两三斛小麦,整个定难七州的粮食产量就会大增。届时自己的威望将更上一层楼,镇内谁人敢反?

李劭去了怀远县,邵树德进城后便直接住进了节度使府。

他先让灵州幕府的人找来了户口、农田资料。

去年春季攻占灵州后,本人口迎来了一次大飞跃。本来只有四万人,算上隐户也不过五六万,满打满算不到一万户。但一年来,先编了四千户农耕党项,随后两批关中民户三万人抵达。接着又有各类匠人、水师、艺人等三千六百户接近两万人涌入。再加上照常分过来的三四千户关东移民,现在的灵州八县(包括即将设县的定远、丰安)已经有了两万六千余户,口十三万余。

这么多人涌入,但基本都过了农时,没能及时耕种土收获粮食。也就一些来得早的,种了点田,能有那么点收获。这些人,也就是靠王重荣的那三十万斛粟麦养着,灵州粮食产量的爆,主要还是看今年。

光启元年,灵州真正播种的土面积只有六千余顷。具体产量如何,幕府不知晓,因为去岁战争,灵盐二州免赋。估算一下的话,应该收了百万斛稻麦,几十万斛杂粮豆子。

光启二年,灵州的粮食产量应会暴增了。随着人口的越来越多,这里注定会成为自己辖下最富裕的一块方。

“怀远县……”

邵树德的手指在图上划来划去。

怀远县就是后世的银川,邵大帅现在有把政治中心从夏州搬到这里的念头了。

衙军规模越来越大,如果二十万人都住在夏州,则远远出了土的承载力,需要从其余州县调粮。但夏州不通水运,成本巨大,已经不适合再作为政治中心存在了。

怀远县,是一个不错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