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 (第1页)

作者:菖蒲君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戚继光却干脆将铠甲一脱,露出健硕的上半身。

在沿海阳光下几乎晒成了古铜色,双臂轻松的拿着狼筅,在俞大猷挥刀而来的时候,以狼筅阻挡不说,还不断朝着前方突击进攻。

狼筅的顶端是铁枪头,几次直接冲击到俞大猷头部的头盔上,而毛竹上的枝丫柔韧,倭刀不能很好斩断这些枝丫,反倒是被枝丫缠住了进攻的方向。

在正式作战的时候,狼筅的这些枝丫上还会抹上毒药,划破倭寇皮肤的同时,将毒药沾上他们的伤口。

姜烟看得目瞪口呆,旁边还有明军在做各种训练,以应付海上作战。

不管是在海上还是陆地上,狼筅都是对付倭刀的有力武器。

戚继光和俞大猷给姜烟展示狼筅的作用后,三人看着训练的明军,眼底都带着希冀的光芒。

大明的军队,没落太久了。

他们都在期待着一个全新的崛起。

姜烟虽然走在这两人中间,但可以明显感觉到俞大猷与戚继光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

戚继光锋锐。

时年三十五岁的戚继光不仅年轻,而且因为有张居正的推举,仕途虽说不上是一片坦途,但比起大部分人也可以说是前途无量了。

此时的戚继光已经打过他人生中最辉煌的台州战役。

一战闻名,戚家军的名声传遍大明。

相较之下,六十岁的俞大猷就要波折得多。

俞大猷与戚继光的出身相似,两人家境都不好。

可戚继光好歹也算得上是武将世家,俞大猷在父亲去世后,只能放弃读书,继承百户职位。

嘉靖十四年,俞大猷中武举人,由百户升为千户。

见家乡倭寇作乱,有心做点什么,上书按察使,却被按察使拿住打了一顿,剥夺了千户武职。

后来几经辗转,由毛伯温引荐,才真正开始属于他的仕途。

那时的俞大猷都已经三十九岁了。

三人站在码头。

比身边两人,姜烟还多了几分感慨。

上一次她站在码头,是目送着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尽管宣德时期,宝船已不比永乐时期的威武辉煌,却也是带着大明国威出航。

在海上,郑和的船队所向披靡。

无论是倭寇还是海盗,从未曾在郑和的手中占到便宜。

甚至在马六甲耀武扬威一时的大海盗都被郑和活捉。

可如今,这才过去多久?

从前威武的船队不在,海上倭寇作乱,甚至深入内陆。

而郑和留下的航海图也成为了历史谜团。

有人说是成化时期的大臣刘大夏为了阻止朱见深派人继续航海事业而藏匿烧毁了所有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包括航海图。

也有人说,航海图毁于清朝。

只是看着眼前这片大海上再也没有大明的船队纵横。

相反,大明的船只搁浅在岸边码头,只见海上倭寇在大明海岸线兴风作浪。

姜烟都无法想象,若是郑和知道这件事情,会是有多落寞。

曾经的海上霸主,如今对付倭寇都如此艰难。

戚继光一脚将面前的石块踢入海中。

耳边都是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

“嗤!

如今这倭寇,皆是内乱所致。”

戚继光皱眉,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谁还不清楚这其中的猫腻吗?

朝廷让沿海地区片板不得下海,偏偏江浙两省还因为抑商的缘故,百姓们活不下去,商人们想要更多的利益。

加上大海对面的国家正处于他们的“战国时代”

,内部动荡,百姓一样活不下去。

双方好似一拍即合。

明朝初年的确是真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