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第1页)

作者:我想吃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亲,对不起哦亲,我跟元配老婆感情很好哒,不忍心有人占了她的位子。尼玛!

睁眼说瞎话啊这是!

皇帝说是了,死活不肯改,就是不纳谏、就是不给你这个面子,你还真能造反么?蒋文清知道,郑琰此去必是往昭仁殿的,心里更是不痛快,还是回答了郑琰&ldo;阿蒋要去哪里&rdo;的问题,又问了郑琰要去哪里,然后说:&ldo;我与阿郑并不同路了,阿郑早些去见贵妃,不要耽误了事情。我要往延安殿去了。&rdo;郑琰笑得一派天真:&ldo;就此别过了。阿蒋慢些走。&rdo;挥挥手,坐上肩舆,走人。她走得干脆利落,蒋文清看得目瞪口呆。虽然很想早点摆脱这丫头,可她这走得也太快了吧?昭仁殿本是皇后居所,不尚奇巧贵在大气,殿前的石板地都比别处面积要大!

虽然现在里面住的只是个贵妃而不是皇后,四下里侍奉的人也是按照最高规格给配置的。一脚踏进昭仁殿里,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儿。皇帝年老,很多器官的机能都没有少时灵敏了,更喜欢闻浓香。郑琰忍住打喷嚏的欲望,揉揉鼻子,给苗妃见礼。已有内官向苗妃通报了,前朝近来多事,皇帝再想偷懒,这几天还是多抽了点时间去见百官,苗妃就闲了。正在无聊间听说郑琰来了,放下手中的眉笔:&ldo;七娘这里来。给七娘上茶,拿贡桔来。&rdo;郑琰给苗妃见礼,并不是跪礼,福身而已。在不是朝见这样的过于正式的场合,臣见君也不施跪礼的。此时君臣之间,还没有天堑鸿沟般的生疏。苗妃拉着郑琰,把她抱到怀里:&ldo;春天瓜果就是不多,这贡桔还是内侍省那里想破了脑袋存下来的,他们也是不得法,十斤里还折了一半儿去。&rdo;郑琰脑袋往后一仰,拿皇帝宠妃当肉垫,看着苗妃形状优美的下巴:&ldo;这样难得,娘娘这里还有?&rdo;不愧是老皇帝这个在花丛里混了几十年的人看中的,长得真是漂亮啊。柳眉杏眼樱桃口,雪肌玉肤杨柳腰。苗妃低头,看着郑琰透着好奇的眼睛,笑容里不由泛出一丝得意来,伸手点了点郑琰的鼻尖儿:&ldo;宫里的东西总比外面多一点,就算没有,我叫七娘来,也要找到可口的招待七娘啊。&rdo;苗妃是小官之女,结交宰相家,也是好有一外援。现在的情况是,郑家不一定需要苗妃,苗妃却需要有一个朝臣对她表示出善意来,她对郑琰格外亲近,一度还想通过郑瑜与郑瑜的夫家接触,但是人家不搭这茬儿。郑琰又生得可爱,苗妃与她在一起心情也好,相处更是融洽。什么宫里合的香料啦、新奇的首饰啦、哪里贡上的好吃的啦,手头宽一点就给郑琰了,对郑家比对娘家还要好。郑琰眨眨眼:&ldo;那我和阿蒋都有口福了,她今天走了好多路,正好吃点好吃的补补力气呢。&rdo;&ldo;阿蒋?&rdo;&ldo;嗯!

蒋相公家的阿蒋。&rdo;苗妃眯了眯眼睛,她是老皇帝一时兴起四下蹓跶不小心碰上的。苗妃家里不是大富大贵也不是名门望族,因父亲是个小官,日子过得并不紧,也是娇纵长大的。性情活泼,正对了老皇帝的胃口。带到宫里,皇帝对她依旧感兴趣,却少不了一些宫斗的桥段。她不是不谙世事,从小也是充满了对世家的敬畏,一朝被抬举,年轻姑娘难免得意忘形,吃了几个暗亏,才发现自己的处境不妙,这才收敛了起来。苗妃是个聪明人,吃一堑长一智,抓住重点‐‐皇帝,又思自己在外无援,往宫外找联盟。郑靖业要是把宝押到后宫女人身上,他就不是郑靖业了。在他看来,苗妃可以接触,但是给她当枪使,受她的遥控指挥就不必了,这样的态度已经足以让苗妃感激涕零了。当初,她不知轻重的时候,想提携自家父兄弟弟来的,结果没干仨月,就出了惹皇帝生气的纰漏来,弄得她差点跟着失宠,她这才知道,朝廷不是那么好混的。对于郑琰来说,跟苗妃聊天是件很轻松的事情。苗妃问她:&ldo;家里人都好么?&rdo;郑琰放下剥了一半的桔子,取了巾子擦手:&ldo;还跟平常一样过日子。&rdo;过日子总少不了磕磕绊绊,老子打儿子也算是&ldo;平常&rdo;。苗妃又感兴趣地道:&ldo;你昨天见了季先生?听说是个名士,他长得什么样子?是不是说什么话都很有学问?&rdo;&ldo;我就看了他一眼,没我阿爹好看。问了好,我就跟哥哥、侄儿们出来了。&rdo;&ldo;……&rdo;有说等于没有说。伪萝莉是大杀器,让听到了一点师徒见面不欢而散的风声、想知道内幕的苗妃不确定了起来。难道真的没有什么?苗妃皱了皱鼻子,娇憨可人:&ldo;七娘又学了什么?&rdo;两人又开始了没营养的对话,什么你学了什么功课,什么我这两天我爹说要教我骑马。讲了好一会儿话,苗妃估摸着皇帝要下朝了,就派人包了两盘贡桔送郑琰回家。这样没营养的联络感情时常发生在两人中间。苗妃借此表示自己的态度,郑琰也顺手捞了不少东西,郑靖业对幼女的疼爱因为她的&ldo;懂事&rdo;也是只增不减‐‐这丫头嘴巴严。郑琰回到家里,把贡桔交给杜氏,其中有一盘是苗妃指名给杜氏的。杜氏笑把桔子分了分,问郑琰:&ldo;今天贵妃都跟你说什么了?&rdo;郑琰一五一十地道:&ldo;先是遇到了阿蒋,她去见淑妃。到了昭仁宫,贵妃还问我见了季先生没有,季先生说了什么没有。我说我就叫了一声先生就出来了,什么也不知道。&rdo;杜氏笑着戳戳她的额头:&ldo;就你机灵!

&rdo;郑靖业今天回来得晚,早早遣人回家,说是要晚回来,让家里先吃饭。杜氏也一点不客气地带着儿女先吃了晚安。再让厨房给郑靖业预备热饭。郑靖业回来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很是真诚,他下了他的挖的粪坑郑靖业傻了么?这是许多人的观点。他竟然还说&ldo;季师之才,弟子不敢置措,当由天子自征辟&rdo;。又一想,老师来了,按照时人的道德标准来看,师道尊严,老师骂着,学生就得听着,学生在老师面前是万不能无礼的,否则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郑靖业也没脸在相位上呆着了。季繁大名远扬,郑靖业这是不得不荐呀!

当然,说不定这是郑靖业的试探,季繁许久不入京师了,此次来不知目的。试上一试,就知道他是不是有意出仕。如果不想出仕,郑靖业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了。如果想……郑靖业也只能干瞪眼。这些想法郑靖业都能猜得到,对周围投到身上的目光视若无睹,郑靖业肚里冷笑。季繁何曾做过官?还要让他做京官!

不出漏子才怪!

在京里出了漏子可不如在地方上好遮掩,御史就能咬死他!

嫌我不会干事儿?我倒要看你能干什么实事儿。你们不是说我&ldo;遍植党羽&rdo;、&ldo;朋比为奸&rdo;吗?看看这位海内名士庭前车马几何!

到时候你们紧密团结在此人周围,皇帝会生气的!

出仕就是入了官场,从此与名士清高的形象彻底脱钩了,只能在这一潭浑水里摸爬滚打。郑靖业不相信有几个人还能保持&ldo;高洁&rdo;,有史以来,&ldo;清正高洁&rdo;的名士每朝都够开一个《名士传》里面每个人也就写个名字加几十字的简介而已。而得到&ldo;清正高洁&rdo;之评的官员,两百年的一个朝代未必能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承认的!

郑靖业说动了皇帝,说是放他影响力太大,在外面乱逛实在太危险了,不如收在眼皮子底下‐‐收拾起来也方便啊。话没有说得那么直白,他只是委婉地表示:&ldo;季师为海内名士,游学四方士庶倾慕。其行囊无余资而走遍天下,所到之处,世家无不倾力供奉,识遍天下名门。如此贤者流落野外,是宰相之过。&rdo;郑靖业劝说皇帝的另一个理由是季繁对朝廷最近的政策虽然颇有微辞,但他不是一个傻子,把他留在朝中当两天官&ldo;知道圣人的艰难,就不会再妄议朝政了。&rdo;最后:&ldo;如此名士,若是有志一直在京外为圣人教化四方也就罢了,如今进京,圣人不下诏征辟,倒显得朝廷&lso;轻士&rso;。今召其来,也是显得圣人政治清明,朝野归心。&rdo;几招都拍到了皇帝的穴道上,当皇帝的没有不想要好名声的,弄季繁来当个装饰也不错,尤其最近朝上氛围有点紧张,当个缓冲也好、粉饰太平也好。季繁与世家联系颇深也是事实,与其让他四处串联,拘在京里也不坏。如果让季繁知道了政事的艰难,改弦易张,从此从桀骜不驯的名士变成鞠躬尽瘁的名臣,也是他皇帝的识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