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极品丐帝 > 第69章 唐家祖阁

第69章 唐家祖阁 (第3页)

作者:庄雪禅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不敢杀轩辕勃,因为他是轩辕黄帝的嫡系后裔。唐姓只是轩辕黄帝的旁系。都是轩辕黄帝的后热。唐门的门主令,打不过轩辕剑。

这里供奉着黄帝的灵魂和画像。还有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尧。

战国时楚国大将军唐昧,战国时楚国将领唐狡,战国时相术家唐举,战国时外交家唐雎,唐雎之孙唐厉。

还有秦末汉初着名隐士,“商山四皓”

之一东园公唐秉。

还有西汉着名外交家,曾出使夜郎国的唐蒙。

唐厉四世孙,出任临邛令的唐都。唐都之孙建德侯唐林。

唐邕是唐灵芝之子,字道和,辅佐高欢父子建立北齐,后出任尚书左仆射。唐邕有三个儿子唐羲,唐鉴和唐懿。其中唐羲任隋府州刺史。次子唐鉴,原是隋朝官员,初为武贲郎将,后任戎州刺史。唐鉴与李渊曾同掌禁卫私交甚笃。

李渊在太原起兵之时,唐鉴父子参与谋划。唐鉴并与李渊定下“李唐结盟”

的大计。

唐墨指着画像道,“这人便是凌烟阁功臣唐俭。”

画像下面均有小楷介绍:唐俭,字茂约,为唐鉴之子,太宗时任尚书,特进莒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武德元年,唐俭升为中书侍郎。二年,唐俭与永安王李孝基等人被刘武周俘获,狱中从元君实口中得知独孤怀恩要造反。独孤怀恩驻守蒲州,唐俭遣人揭独孤怀恩谋反。

李世民击破刘武周后,唐俭拜为礼部尚书,授天策上将府长史,封莒国公,特赐免死罪一次。

贞观四年,唐俭乘驿车驰往突厥诱使他们归附,颉利可汗表示同意,因而兵众弛懈。李靖乘其不备奇袭白狼国,生擒颉利可汗。唐俭则于乱军之中逃生。

贞观五年,唐俭授任民部尚书。随从唐太宗在洛阳苑中射猎,一群野猪从林中冲出,太宗射出四支箭,杀死四只野猪。有只野猪竟然跃起触及马镫。唐俭下马与之搏击。野猪受伤后,掉头攻击唐俭。

太宗跳下马,拔剑斩杀野猪,回头笑说:“你没见过朕上阵杀敌罢,为何这般恐慌?”

唐俭回说:“汉唐高祖在马上得天下,而不在马上治天下。陛下以神武平定四海,怎能再逞雄心于一头野兽呢?”

唐太宗为此而罢猎。下诏命其子五郎唐善识娶豫章公主为妻。

后来,唐门日渐势大,许多唐门子弟进入军府和边庭,威胁到帝国的安全。李世民想除掉吏部尚书唐俭,却又没有适合的理由。

唐俭有次与太宗对弈,布局时,抢先占据了有利位置。唐太宗大为不悦,即贬唐俭为潭州地方官。

太宗余怒未息,向尉迟敬德言道:“唐俭不尊重天子,朕想杀掉他,你要替朕作证,说外间指控唐门谋逆。”

尉迟敬德唯唯诺诺地答应着。至次日对质时,敬德叩头说:“微臣没有听到外间对唐门与唐俭的指控。”

太宗连问数次,尉迟敬德不改其辞。李世民非常恼火,怒摔手中玉板,拍拍衣服回到寝宫。

朝臣不肯落井下石,使得太宗孤掌难免。

足足过了五日,太宗方消气,命开宫席,将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请入座。席间李世民说:“敬德今天所为,有利、有益者各计三项:使得唐俭免於枉死,朕免於枉杀,敬德免於曲从,这是三利;又使得朕有改过的美名,唐俭有再生的幸运,敬德有忠直的声誉,这是三益。”

言罢,赏赐尉迟敬德一千缎布匹,群臣都高呼万岁。

轩辕勃叹息道:“太宗是伟大的君主!

能够虚心纳谏,勇于改过。唐门因此躲过了一次灾难。”

唐墨继续说道:“李世民放过唐俭,显然不是史书记载的那么简单。不过是太宗与尉迟敬德演的双簧戏,意在敲山震虎。李世民并没真的想大开杀戮。”

“唐俭从此不再热衷朝廷政务,常与宾客纵酒为乐。因怠于政事而贬官。从吏部尚书,直到贬授光禄大夫。到高宗永徽初年,唐俭因年迈致仕于家。显庆元年病故,年七十八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号为襄,陪葬昭陵。”

听罢唐墨对唐俭的介绍,轩辕勃对唐门与帝国的关系的理解,越深刻勒。

“唐俭死后,蜀国改为蜀郡,但唐门仍然控制着蜀地的军政,实为国中之国。”

“唐门在外姓长老中增加李家代表人,接受朝廷监督,但仍然没有消除朝廷的猜忌。”

“这次乾坤盟,跟武魂殿的联手袭击,并不仅仅代表武三思和武承嗣,也代表朝廷的态度。唐门和朝廷,始终相互猜忌,互相提防。”

再往后看是唐俭之弟金紫光禄大夫唐宪。还有名臣唐临。着名文人唐绍,大诗人唐彦谦和唐衢。两次大破牛头族的名将唐璟。

轩辕勃没想到唐家祖辈竟涌现过恁多辉煌灿烂的人物。

“唐门英才辈出,不愧是唐尧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