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第1页)

作者:苹果儿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如果说前面看小学初中那些入门知识,她还有一些应付外婆考试的意思。可是,从高中的课本之后,她就纯粹是为了吸收那些书上的知识信息而看了。然后便是一发不可收拾,如同鱼儿遇到水一样,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欢快畅游,不知疲惫,不愿离开。

而她吸收知识的速度,更加令人叹为观止!

可以说,她就像是一台高效率的扫描仪。一个晚上的时间,便将外婆书架上那几百本各式各样的书,全部给扫描到自己脑海里去了。

尽管这些书里有许多东西都是她第一次接触,可是因为外婆书架上的书都是按浅入深的顺序排例。而她也是从基础开始了解。因此,哪怕是她以前从没接触过的英语,对她来说也完全不是问题。

当然,因为没有听录音,所以她不会说英文。可是,她记住了所有的单词和句子。看到一篇英文,她完全可以翻译成中文说出来。这样也不会让她成为哑巴。

书,果然是好东西啊!

一个晚上,就让她对这个陌生的了世界有了全新的了解。谁再敢说他们家穷,她一定拿小巴掌抽他!

外婆的这个书房,可不就是一间宝藏。

吸收了这个宝藏,她已经具备了一个优秀现代成年人的知识储备量。再也不会有刚从小天笙记忆中获取那些一知半解的信息时,那种懵懂茫然,头重脚轻的感觉了。再也不会觉得看什么都格格不入了。

正因为她有了这份自信,所以她便迫不及待的跑来找外婆求考核。可是,外婆的反应明显让她很受伤。

“真的要考?”

外婆忍俊不禁的笑问。

“当然,您尽管出题就是了。”

天笙用力点头。

看天笙一脸自信,外婆也不想看孩子失望。当然,最主要还是想通过事实,让孩子认清自己,脚踏实地的学习知识。

“行!”

外婆从床上起来,然后到书房找了一份三年级下删的试卷给天笙做。

天笙也没有出声,接过试卷便开始答题。那速度看得一边的外婆瞠目结舌。

“丫头,你可不能闭着眼睛给我乱写答案。”

外婆忙戴上眼镜,过去认真看题。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竟然全对?”

天笙抬头望着外婆,笑眯眯的道:“外婆,您难道还不明白吗?你家的天笙就是传说中的神童!

这种级别的考核,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小儿科了。要不咱们换点有难度的?”

------题外话------

感谢:秋心自在含笑中、小猪潘潘、千临陌几位亲亲送给果儿的钻石和鲜花!

您的支持,就是果儿最大的动力!

么么~

030说服!

九岁的小女孩能做小学三年级的试题或者并不能称之为神童。可是,九岁的孩子能做出高考的试题呢?

张秀英母女完全被小天笙表现出来的才智,给震憾得目瞪口呆。两人皆是瞪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那个正在轻松答题的孩子。好半晌,天晴才用力甩了下头,又抬手猛擦眼睛。然后再度低头去看试卷。

“这,这怎么可能?天笙,你怎么会做这么深的题?”

而且,数理化可不是记忆力好就能答得出题。这得靠理解力。

“为什么不可能?”

天笙放下手中的笔,抬头望着外婆和母亲,一本正经的道:“甘罗十二岁拜相;蔡文姬六岁辨弦音;曹冲七岁称象;项橐七岁成为孔子之师;东方朔2岁即能暗诵《魏史》;阴铿4岁诵诗赋一日千言;徐陵7岁能文、博涉经史;骆宾王6岁即写下传诵千古的《咏鹅》诗;王勃5岁就写出构思严密的文章,常常语惊四座,8岁写《汉书注指瑕》;杨炯9岁中神童举,后授校书郎;李白10岁时已读完诸子百家之书。”

史书确实是好东西,有了这些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就都能找到出处了。一口气说出这些历史上记载的神童后,天笙稍微喘了一口气,又道:“与这些神童比起来,我九岁学完高中课程,似乎并不算什么惊人之举吧!”

确实,九岁学完高中课程是不能跟这些人比。可是,这话她们怎么听着那么别扭呢?只是,一时之间她们又想不到哪里不对劲?

她们忽略了天笙可不是九岁学完那些课程,而是一夜之间学完了别人要九年才学完的课程。当然,天笙不会给她们太多的时间去考虑。

不等她们说话,她接着又道:“书上还说,神童之所以成为神童,除了天赋之外,还有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自己的喜好。

我能够做出这些题,自然也不是偶然。而是因为我有一个做老师的外婆,我们家有一个收藏着各种书籍的书房。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算我再聪明,也不可能在九岁就读完高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