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第3页)

作者:慕容红苓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至于父亲骆文远,因为他年轻时的荒唐,因为他做过的那些伤了宋氏之心的事情,所以骆辰逸下意识地对着父亲有不喜,也许还有厌恶。

尽管母亲可能不在乎,可是骆辰逸却不能不在乎。

后来为官之后的骆文远渐渐地收敛了,人人都称赞骆文远浪子回头,羡慕骆氏夫妇伉俪情深。

不过宋宁安和儿子一样,都露出了一个嘲讽的笑容来,甚至嘴角的弧度都是一模一样的。

骆辰逸三岁启蒙时,惊呆了族学中的一票族人,过目不忘,举一反三的天才,这是当时升任了吏部尚书的大伯对骆辰逸下的定语。

也是因此,骆辰逸得到了家族的重点培养。

这个重点培养当然是广撒网的,不管是嫡支还是旁支,只看孩子的资质,不论其他,毕竟天才夭折,泯然众人的不是没有,一个家族永远都不可能只有一个培养对象,那样做风险太高。

自此,骆辰逸并不独独是太太的心头宝了,更是老爷的掌上之珠,要星星不给月亮的。

“盼儿成龙,望女成凤”

这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孩子本也是自己人生的一种延续,似乎孩子的成功就能说明自己的成功一般。

所以骆文远对于儿子的期待颇高,好在骆辰逸虽然年幼,也确实担得起骆文远的任何期许。

骆文远也是因为有个优秀的儿子,所以水涨船高,渐渐的得到了不少的家族资源。

他开始一步步地慢升。

是的,便是一步步地慢升,没有骆文远心中所想的一飞冲天。毕竟那个时候的骆家大伯已经成为了户部尚书,骆家大部分的资源,人脉都首先要保证当家人的利益。

知晓真相的骆文远心怀不忿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是被牺牲的那一个。

尤其是在自己有个天才儿子的情况下,骆文远就将自己塑造成为了怀才不遇的天才了。

毕竟父传子,是不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这话能说明很多东西呢。

宋宁安对于儿子的态度却是一如既往,生怕儿子早慧会带来不好的后果,所以每尝劝说儿子放下书本,放下毛笔,然后去花园子里走走。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

她只有这么一个命根子,她宁愿他是个蠢笨的,也不愿意看到儿子遭受磨难,遭遇不幸。

一个望子成龙的父亲,一个劝说他多玩的母亲。

因着骆辰逸的教育问题,骆文远宋宁安夫妻俩常会产生争执。

每每词穷的骆文远都会来一句“慈母多败儿”

来结束争论。

将将五岁的骆辰逸被父亲给挪出了后院,为的就是防止宋氏将自己的天才儿子给惯坏了,给毁了!

这样的说辞自是人人赞同的,宋宁安也知道自己无法阻止,只能替儿子细心地收拾,仔细地预备身边伺候的人。

好在骆辰逸心中明镜儿似的知道谁到底是真的对自己好,所以闲暇时间,便会去后宅陪伴母亲,与她聊聊自己的学习,族中的同窗等等。

当然,还有淘气的下人,不尽心的奴才之类。

自然是少不了撒娇痴缠,让母亲给自己做个荷包,置一身新衣种种,为的便是让宋氏忙碌起来,让她展颜开怀。

后来,骆辰逸便说自己想要个妹妹,香香软软,多好,自己定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哥哥,永远地护着妹妹。

他想让宋氏能有个新的寄托,果真有了孩子,依着宋氏的心性,肯定是会将孩子护的滴水不漏,疼之入骨。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