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齐头并进 (第1页)

作者:灵麓夜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第134章齐头并进

除了留下数千士卒在燕地维持稳定,余下楚军皆是朝南而去。

大概是跨过后世山海关位置的那一线,陈洛的体感温度明显上升,减掉一件外衣。

“果然,地缘因素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很多东西啊。”

默默回望那白山黑水的辽东之地,他心中生出些许感慨。

华夏数千年历史上,有过无数战争,东出、西进、北伐、南下,其中北伐取得战略目标上的完全胜利,仅有大明那次。

就南北地域而言,更多的是北方政权统一天下,最具鲜明代表性的是晋朝、隋朝、元朝以及清朝。

如果深究原因,可以从人口、生产力等等方面考虑,但地缘气候,不容忽视。

由南往北,进行北伐时,战争进行到后面,天气是会愈寒冷。

军中所备的衣裳不够充足不够厚,以及思乡因素,来自南方的士卒战意将不断降低。

由北往南,大军南下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士卒是奔着见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去的,何况天气是越打越暖和,跨过山海关减一件衣,渡过黄河再减一件衣。

待到渡过长江,南方从梅雨时节过后,再到秋季降温前,基本只用穿一件单衣。

对于南北气候的差异,后世人可能没有那么敏感。

可在古代的北方,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暖气的。

冬天到了,在南方的流民熬一熬就过去了,而在北方的流民,熬一熬指不定就下去了。

因此在比较中产生幸福,北方军队南下,打仗冲锋基本是嗷嗷猛。

不过此时作为反例的楚军,未免有些太极端。

他们花了不到半年便将北方几乎荡平,这个度前无古人,后面只怕也很难有来者。

毕竟情况特殊。

项羽实力太强,对手也只是割据势力,甚至称不上割据政权。

如果没能迅将那些杂牌势力打崩,反倒才是项羽的问题。

这般想着,陈洛研究起接下来的对手,不知济北国可以坚持多久。

在项羽扫平燕赵之地时,作为天下大乱导火索的齐地终于是消停了。

熊心和济北王埙终于是将临淄攻破,瓜分了齐国,然后胶东国面对虎视眈眈的两人,是选择主动投降。

因此接下来楚军的对手,是拥有旧年齐国大半国土的济北国。

至于具体军略是如何安排的,目前尚未走出军事小白领域的他,心底还真没有什么想法。

“羽兄,你对接下来齐地的战争是怎么看的?”

陈洛侧过头,选择直接询问标准答案。

项羽随口答道:“我自然是胸有成竹的。在冬季来临前便可以结束战争,如果结束不了,那夺下临淄城也够我军驻扎休息。”

陈洛沉默。

这计划真是简单粗暴啊。

只是比起听项羽口中所说的,观察接下来项羽的行动,才能是学会更多。

与此同时。

攻占完衡山一带的汉军,即将进入九江地区。

大概是有某种幸运天赋加成,刘邦是如同亡秦之战中更早进入函谷关一样,他这次是破灭临江国后,又先项羽一步,踏上了楚地。

坐在马车上,刘邦是略带感慨道:“可惜熊心是定都在彭城,而非是郢都,不然我们现在已经把他灭了。”

单论疆土广袤程度,不考虑土地开、人口密度等因素的话,楚国在战国中期仍是诸夏第一大国。

凭借这点优势,它是有极强的战略纵深,哪怕一场战争失败,也可以让军队有得以喘息的时间,并利用时间进行休整,重新集结。

简单来说,就是楚国挺抗揍的。

熊心建立的楚国是保持了这个优点。

哪怕节节败退,一退再退,他们是用空间换时间,还可以再度召集新的军队,来抵抗汉军。

边上的韩信是接话道:“汉王不用担心,我们继续稳扎稳打下去,那熊心是不会有任何胜算的,他每次派过来的军队,只是白白给我们补充粮食与兵甲罢了。

这九江地区,大概一两个月便可以归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