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第2页)

作者:易楠苏伊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至于,为什么小姑明明有手艺在身,不离开卫家或柳家,独自去外面,她用脚趾头都能想到,小姑的手艺虽好,可她却没有门路,根本找不到人肯用她。所以,即使她在卫家或柳家过得再苦,她也不得不留在那里。现在她有了一份工作,她就特别认真对待,许多柳三妹没有交待的事情,她都能想到,她还从未见过像小姑这么会做事的人。这一点比柳二姐都要强,毕竟柳二姐她只是表面上的会做人。

柳大姐侧过头来,问柳三妹的意见,“你觉得我选哪款合适?”

柳三妹看了她选的几款,还是给了她建议,“这种缇花的虽然好看,看着也滑溜,可是却不怎么舒服,我建议你买一床充充样子就行。另一种就选舒适的纯棉面料比较好。”

柳大姐摸了摸她手里的缇花面料,是很柔软,比丝绸的要躁一点,可是比丝绸便宜多了,嗯,买一床就行。

于是选了一款缇花的和一款纯棉的,款式都是大红色的,看着十分喜庆。另外选了纯棉的里面做为被里。

王宏林只负责拿东西,他对这些东西一点也不懂,所以抱着两床棉胎和这些布,先送回家去了。

剩下的三个人继续逛。

柳大姐先买了两卷缝纫线和十根粗的钢针。付完钱之后,又从钱袋里掏票,给了售货员一张纺针织品券,上面的数额是0。1,这点子数目估计买布不够,所以只能用来买些线和针。

“咦?宏林怎么把理发票一起给我了?”

柳大姐看着手里的一张票,大感惊讶。

柳三妹凑过来看,是一张甲等理发票,柳三妹皱着眉,理发票也分甲乙等?

正想着,王宏林送完东西回来了。

柳大姐把手里的票递给他,王宏林不明所以的接过来,“啊,我说这票怎么找不着了呢,原来在你这呢。肯定是前几天给你布票的时候,顺带着夹了进去。”

柳大姐笑着点头,抿了抿嘴,问他,“你什么时候去理头发?”

王宏林秃噜了下头发,问她,“我的头发是不是有些长了?”

柳大姐认真的看了一圈,点点头,“是有一点。”

王宏林想了想,“我还是过两周再去剪吧。这个月的理发券只剩下这一张了,其它的都被我换成布票了。”

这理发券只有出差的人才有的补贴,一个月有三张,他们单位的男同志都想要理发券,通常都用别的票跟王宏林换。所以,布票在别人那不好换到,对王宏林来说还是能换到一些的。只不过,这次结婚,他需要的布票特别多,不仅和同事们换了三尺,还从黑市那边买了二十三尺,好不容易才凑齐了。

四个人买了些结婚的用品,比如说暖水瓶,洗脸盆,盆架,镜子,梳子,枕头,枕套,毛巾被,箱子,肥皂,灯泡,布置房间用的彩花,红纸,酒,烟等等,这次全都要买齐了。

柳三妹跟在两人后头提东西,累得够呛。幸好王宏林这人还算会来事,帮她和巧儿每人买了半斤饼干吃。

巧儿拿着一块饼干小小的咬了一口,味道香香的,“这个真好吃,谢谢姐夫。”

王宏林摸了摸她的头发,夸了句,“巧儿真乖!”

巧儿似乎鲜少被人这么夸过,羞得小脸通红。

柳三妹浑身上下累得酸痛无比,到了家具处,立刻把手里头拎的东西放在椅子上,人直接坐在旁边,挥了挥手,“你们逛吧,我要歇会儿!”

见两人点头同意了,巧儿也凑到她身边坐下,边吃边等他们。

王宏林是王家村人,从王家村那边申请了结婚要上山砍树,用来做家具。但是上面批下来的树木数量是有限的,根本不够,所以只能在这边买。

两人正在商量床的款式,柳三妹非常无聊。

看着巧儿吃了一块饼干就不吃了有些惊讶地问她,“巧儿,你不是很喜欢吃吗?怎么不吃了?”

巧儿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她,小声地说,“我要留着和元生哥哥一起吃。”

柳三妹有些惊讶,上一次,卫则栋来闹的时候,她就看到陈元生似乎和巧儿认识,不过,她当时正急于处理小姑的事,所以也没有多想,现在想来,似乎两个孩子认识,而且还玩得挺好,于是她笑着问他,“你怎么会认识元生的?”

巧儿想了想,回,“我答应过元生哥哥不告诉别人的。”

这下子柳三妹不用问了,一定是巧儿在柳家吃不饱饭,陈元生可能是觉得自己和巧儿是同病相怜,所以可怜她,于是拿山里的煮鸡蛋给她吃的,一来二去两人就认识了。

想通了这点,柳三妹也就不追问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