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宋朝篇九 岳飞六 (第2页)

再精巧的武器战法也有其薄弱之处,他悉心研究数年,又怎可能一无所获?

因为常柚悉心地在图片小字处放上了拐子马与铁浮图的名词解释,因此前朝的诸位也可以看到。

诶?他们是不是也能搞上一搞?

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嘛,你们夷狄后人用这种法子对付我中原之人,那我先用这个法子对付一下你们好了。

而岳飞对于拐子马与铁浮图早有自己的妙计,让其子岳云亲率八千骑兵或角其前,或掎其侧,完全丧失了金军拐子马的威力,又另派精壮步卒用大斧等武器专砍铁浮图的马足。

因为岳飞早已发现,只要砍断一条马足,则铁浮图便成为了破铜烂铁,如此大的一个目标只能笨拙地在战场之上挨打。

于是金宋两军展开了近身搏斗,从下午一直打到天黑,最终金兵尸横遍野,溃败而逃。

这是正面战场岳飞以精锐对精锐的对于金兵的第一次摧毁,也终于破除了军中对于金兵铁浮图等强悍骑兵的恐惧,更让金兵对于自己的自信大为缩减。

他们终于认识到,他们赖以生存的致胜武器在岳飞面前,并非无往不利。

这才是他们熟悉的场面嘛。

汉唐诸位皇帝终于顺出了一口气。

最看不得夷狄嚣张了。尤其看不得你们北方夷狄借着马匹之变耀武扬威。

骑兵厉害怎么样,照样揍你。

金兵一开始还不认这个邪,十日后,再犯郾城,又被岳飞于五里之外大破之。

宋军取得了郾城大捷,但岳飞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凭借自己顶级军事家的眼光,意识到完颜宗弼很可能会转而攻击颍昌城,于是让岳云前往驰援王贵,果然对上了完颜宗弼率领的十万步兵与三万骑兵。

岳家军却悍不畏敌,拼死杀敌,人为血人,马为血马,然则无一人肯回顾。

最终大败金军,斩杀金军五千余人,这其中就包括了完颜宗弼的女婿,没错,又是完颜宗弼的女婿。

岳飞闻言顿时百感交集。

他忍不住想起了先前官家曾问他,天下何时能太平。

他一贯主张,若文臣不贪财,武将不惜死,则天下可得太平矣。

他无力左右别人的想法,但是却一直打算以亲身实践之,看到自己带出来的军队如此舍生忘死,他何能不感动。

金军从未尝在战场之上接连受到如此大败,军心顿时涣散。

金军之中十分恐慌,感慨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可以说,这便是游牧民族的特性,一旦在他们最为擅长的领域击垮他们,对于他们而言,便是毁灭性的打击。

连金军的大将韩常也不愿再战,悄悄向岳飞送信想要投降。

完颜宗弼将军队驻扎在朱仙镇,企图阻挡岳家军的行军脚步,但是岳飞只派出了五百骑兵,稍一交锋,金兵便已然溃败。

在此情景之下,大河南北捷报频传,岳飞深受鼓舞,之言要直捣黄龙府,与诸位战友一起痛饮。要知道岳飞平素可是滴酒不沾的人。

可谁叫他遇到的,是宋高宗治下的大怂呢,这是岳飞的悲哀,但这更是宋朝的不幸。

在此等完胜的情况之下,岳飞却收到了来自宋高宗赵构下令班师的诏书。

???

不同的时空,同一种疑惑。

这赵构是不是有病?而且是治不了的大病!

谁家将军在战场之上势如破竹,你不给援军粮草资助就算了,竟然还要下令班师?

赵匡胤已经在吐血的路上了。

赵构却仍旧固执己见,坚决不肯承认自己有分毫的错误,他宋朝才安稳多久,正是兵微将少,民困国乏之时,如何能支撑得住岳飞如此乱来?

岳飞彻底哽住了。

但他知道,在那种情形之下,东京唾手可得,他无论如何,也绝不甘心就此打住。

可就在完颜宗弼逃出开封,在朱仙镇再度大败之时,此刻的宋军实际意义上已经收复了河南河北大片土地,北宋故都也已经在岳家军的掌控之下。

可就是如此,岳飞一日之内,收到了宋高宗气急败坏的十二道金牌,严令岳飞立刻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