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 106 东汉篇六 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

106 东汉篇六 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 (第2页)

东汉前面几任皇帝有些慌了。

什么叫他们中途熄火了?

又联想起了之前的那句“昙花一现”

,忍不住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有一说一,其实东汉的情况竟然与西汉迷之相似,除了开国皇帝刘秀之外,紧接着便是明章之治,这是一个含金量绝对不下于文景之治的治世。而后便是永元之隆,是东汉的盛世巅峰。

与汉武帝时期的西汉一样,东汉比西汉遇到的天灾还要倒霉,先是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一次陨石撞击地球事件。紧接着便是旱灾加水灾,天灾持续时间足足十年有余,连续十三年地震。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北边的羌人也反叛了,内忧外患。

好家伙。

没见过世面的前朝皇帝们简直是目瞪口呆。

连续多少年,十三年地震?

旱灾便是旱灾了,怎么能一年又是旱灾又是水灾,还让不让人活了。

他大汉能延续四百多年,上苍是一点不保佑啊。

而东汉却偏偏出了个“兴灭国,继绝世”

的和熹皇后邓绥。

在这样的情况下,平定羌乱,征服乌桓、鲜卑、南匈奴等北方外患,鲜卑王入朝称贺,120个部落悉数派遣质子,北匈奴自愿遣子入朝侍奉太后,虽然因为没自带彩礼被邓绥拒绝了。

除了北部边患被肃清之外,邓绥也继续开拓西南夷,使夜郎等蛮夷举土内属,东汉拓土一千八百四十里,生生挽救了东汉一百多年。

等会儿,道理他们都懂,这个北匈奴遣子入朝侍奉太后是他们想的那个侍奉吗?

听到彩礼,他们悟了,果然如此。

刘彻大怒,“这北匈奴又是从哪里冒回来的,也太不要脸了!

一个战败国的王子,竟然不花钱还想侍奉我大汉的太后?想的美,你也配?”

汉武群臣:……

所以自带丰厚彩礼就可以了吗,陛下。

那可是我大汉的国母啊。

好吧,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又不是遣王子前来侍奉皇后,太后嘛,毕竟丈夫都成先帝了,有点面首又有什么关系呢。

而汉和帝刘肇一听邓绥的名字,顿时一惊。

他早知邓绥于国事之上颇为敏锐,便也有意让她接触一下朝政,毕竟他的儿子一直接连早夭,看着也不是很成气候的样子,如果一定要选一个,那邓绥绝对是最佳人选。

邓家可不是先前的王家。

听天幕此言,他才霍然发现,一直颇为恭谨谦和的身侧之人竟然比他预想中还要强大。

“兴灭国,继绝世”

,邓绥无愧于和熹的谥号。

当然,安帝之后,东汉一路走上了下坡路。党锢之祸,黄巾之乱,董卓之乱,郭汜之乱……大汉王朝奔着末日一路狂奔。

自和帝帝后死后百余年,天下四分五裂,汉朝名存实亡。

但还是要替东汉那一连串的小皇帝说一句话,除了汉灵帝是真的操作令人窒息之外,东汉的那一串皇帝,虽然年幼,但但凡能有机会,也一定会努力抗争一下,只不过都失败了而已。

有些时候,所谓世无明君,也许只是因为掌权之人并不希望有明君的出现,扼杀于萌芽之中罢了。

因为东汉四分五裂的军阀时代过于漫长,因此,哑火的东汉之初的盛世便经常性被人遗忘。

汉朝皇帝们被这劈头盖脸一通某某之乱给砸晕了。

刘彻更是立马捕捉到了相关词汇。

这个黄巾和董卓,是不是就是天幕之前说的,挖了他茂陵的那两波人啊!

可恶!

但纵观两汉四百余年,其帝王平均素质,在帝制中国时代,那绝对是一骑绝尘。大秦主要是被秦二世给狠狠拖了后腿,毕竟一共就两任,权重太高了。

而且终汉一朝,自汉武帝之后,对外战争那两汉绝对是压着外族在打。哪怕三国时期三个国家之间打生打死,但是对于周边的其他外族,那都绝对是压倒性的胜利。

北边曹操砍瓜切菜,巴蜀蜀国当仁不让,东吴干脆拿山越当将领的经验包,没打过山越的东吴将军不是好将军。

王夫之曾言:故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

此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