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西汉篇六 韩信六 (第3页)

你说的汉初跟他生活的汉初,是一个汉初吗?

韩信迷茫。

刘邦也不是没有伸出试探性的小梯子,可惜,政治婴儿韩信他瞎啊,没看着。刘邦晚年平叛之时,曾经想带韩信一起去,可惜韩信早已心灰意冷,懒得鸟汉帝国的一切事物。

他最终选择了拒绝。

已入暮年的刘邦最终断定,他无法彻底收服韩信,韩信绝不会效忠他之后的汉代君王。所以默认了吕后集团对韩信痛下的杀手。

且喜且怜之。

太史公用短短五个字,写尽了刘邦对于自己这位大将军一生复杂翻涌的情绪。

韩信炸了,甚至都忘了合理的称呼。

“刘季!

你默认让人杀了我就算了,你还高兴?”

刘邦愤愤然:“我不还怜惜了吗?你听人说话只听一半啊!

而且万一乃公死了你叛国了该怎么办?那到时候我大汉不就跟秦朝一样二世而亡了吗?”

韩信:???

“你死了我为什么要叛国啊?”

刘邦在韩信的眼里,看到了一片清澈的茫然,一时哽住了。

他小心试探,妄图冷静分析一番:“假设,假设乃公让你同我一同出去剿匪平叛,你会去吗?”

韩信理所当然地拒绝道:“你都不信任我不给我军权,还把我王位给褫夺了,谁高兴出远门劳心劳力啊。”

刘邦:……

少年,你是因为这么朴素的原因才不去的,乃公很是无语哽咽。

诸侯王的位置就这么重要吗?是淮阴侯不好听吗?

封侯拜将不也是最高礼遇吗?你就不能凑活一下吗?

为这场汉初大戏收场的,是高祖的且喜且怜之。

而为这场大戏拉开帷幕的,是萧何那句:“虽疾,强入贺。”

韩信听了知己的话,自然毫无怀疑和防备,径自进入宫闱,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命运结局。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名副其实。

汉初这一地的乱麻终于告一段落。

韩信的脑子一片浆糊。

怎么还有丞相的戏份?

韩信委屈,韩信要说:“你们怎么能都合起伙来骗我一个呢?”

萧何、刘邦无言以对。

归根到底,汉初组悲剧的根源,或许是战国思维和大一统思维的碰撞吧。作为标准的战国士人思想的韩信仍旧在做裂土封王,周朝分封那一个美梦。

可惜,时代变了。刘邦想建立的,是下一个秦帝国。

如果韩信早生数十年,定能驰骋于列国之间,游刃有余。

如果韩信晚生数十年,则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想来韩信也能做一方悍将,为大汉开疆拓土。

可惜,韩信注定生不逢时。

始皇帝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他通过刚刚天幕给出的信息大致推算了一番。

嗯,这个刘邦不知道在位几年,但是至少有个六七年,再加上楚汉之争的五年,也就是十多年。

也就是韩信至少在他死后十多年还是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

那现在的韩信,不会还是个孩子吧?

如果当真如此,那确实是生的晚了一点。

但他绝不承认韩信晚生数十年的那个可能。

干嘛要给他大汉开疆拓土啊。

是那什么刘猪猪的两个名将还不够吗?他大秦投反对票。

再加上韩信的政治技能点全部点偏,没有张良的敏锐,最终成为了战国最后的陪葬。

而汉朝,也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那个跟汉朝纠缠了一生的宿敌,从大漠而来,不死不休。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汉初以凄美的悲剧结尾,那如日中天的汉朝,便是HE党的天堂。

刘邦表示,不知道从现在开始给淮阴侯开始恶补政治还来不来得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