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 38 东吴其一 策鹅你是会钓的

38 东吴其一 策鹅你是会钓的 (第3页)

感觉他之后可能都不会提笔写字了。

一写就要被过度解读。

别的不说,《国演义》的作者虽然是东吴的黑粉,但是对于营造“兄弟”

感情上,那还是很喜欢添砖加瓦的。

《国演义》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片段之一,莫过于孙策托孤。

那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成为了多少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孙策托孤遗言。

东吴之人表示,可真是难为那位作者了。

这么不喜欢他们东吴,还要记得写他们兄弟情深。

不过事实上,当时的周瑜长年将兵在外,是东吴之高级将领,但并没有进入核心枢密层。历史上,孙策的托孤对象,主要是张昭。

所以啊,来,我们来看看真·托孤大臣·张昭吧。

孙策和张昭也是一段妥妥的君臣鱼水之情啊。

我们不能因为张昭年纪大,就不带人家玩啊,我们拒绝年龄歧视。

张昭敬谢不敏。

谢谢,要不还是放过他吧。

还是看看“英俊貌美”

的周都督吧。

他觉得挺好的。

毕竟这对真的很深情啊。

你看看孙策这深沉的告白,这是将江东大事一应嘱托给了张昭啊。

“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这简直让我幻视隔壁。

所以你们国人托孤都是这一套吗?

别的不说,主打的就是一个感情丰沛。

张昭又想起了当年故讨逆将军托孤之情形,忍不住深深叹了口气啊。

故将军对他,的确信任有加。

但不是那种信任有加啊。

国之主公,各有自己的一套求贤的表现手法。曹操呢,喜欢同坐帷席;刘备,喜欢抵足而眠;孙权,喜欢抚摸爱臣之背;而孙策呢,就比较喜欢升堂拜母。

没错,升堂拜母双杀了。

张昭跟孙策也升堂拜母过。

当时江东不稳,孙策与张昭升堂拜母,任命其为长史,文武之事,一应交予张昭负责。

此言一出,处地方的人,全都炸开了花。

什么天幕啊,内涵别人还四个一起内涵?

尤其是方才以为自己逃过一劫的曹操:……

他没有跟很多人同坐过帷席!

孙策表示自己好冤枉。

他分明就升堂拜母过两回,而且只是带去给母亲见一见,以示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怎么就被歪曲成那样了?

沉默,是今天的讨逆将军。

而张昭也不负孙策的委托。哪怕之后一直被孙权冷待,不被孙权采纳其决策方案,却仍旧无怨无悔地稳固江东政权。

也没有擅作主张地去缓步西归。

只能说,张昭,你果然对故将军,故剑情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