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 (第1页)

作者:瑞曲有银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那日含晖园,他特意约了二子去观赛,尔后在那秘阁之中,二子果然拿出了那些证据,且每一项,都是铁证。

若让人知晓他即位前所做过的那些事,先不论这皇位是否还能坐得稳,待他宾天之后,史官会如何写他?单那窃位一项,便能让他遗臭万年。

这样的后果,他不想承受。

当年,他为了登上这皇位,放弃挚爱娶了那蛮横恶毒的宋琼,遭她与她的母族掣肘多年,登上这位后,又勤勤勉勉理政,他为这大余天下付出了多少心血?如何甘心在史册上得个骂名?

可那日,他骂过怒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过,二子的态度却那般决绝,丝毫不肯相让。

是以,他衡量再三,还是决定要把那皇储之位,给二子。

至于七子…二子已向他承诺过,只要七子不搅风弄雨,便也留他存活于世。

*

梆子声响,已是亥时七刻。

仍有几桩政事是没有处理完的,可明元帝已要支撑不下去了,他搁下狼毫,抬手摁了摁额头。

许是近来事多,且忧思过度,他总是觉得自己这头疾越发严重了,过不了几刻便会隐隐抽疼。

正在明元帝缓着头疼时,有人上前来禀,梁旻来了。

明元帝也不诧异,他这头疾算是沉疴了,而七子在民间曾学过药理,且医术还算得上精湛的,配出的调整药方得了御医好些称赞,而今日,七子特意来宫里看他,在宫门落匙之前,还说今日想留宿宫中,夜间若是自己理这政事过晚,便会亲自熬些药参之汤送来勤政殿。

对比那个六亲不认,只盯着权位、且诸般威胁于自己的孽子,七子之孝,令他这心,甚慰。

大感欣慰的同时,明元帝亦陷入沉重的愧疚之中,尤其,是在看到梁旻一脸关切之时,那愧疚之心,愈发重了。

梁旻蹙着眉,眉眼之间尽是掩不住的担忧,他从宫人手里接过参汤,递给明元帝,劝道:“这样晚,父皇还在忙,您这龙体要紧,不甚紧要的,便明日再处理罢。”

明元帝禁不住地感慨道:“还是旻儿体谅为父,对了,韵儿身子可好?害喜可还严重?”

梁旻回道:“谢父皇记挂,她已好许多了。”

明元帝又如慈父一般叮嘱道:“她如今是有了身子的人,你还是要多在府里陪陪她,这女子怀上孩子后啊,害喜还是一方面,就怕多愁善感、情绪不定,这种时候,若是夫婿能在身旁陪着,她们也能安定些。”

梁旻点点头:“父皇放心,儿臣晓得的。”

明元帝见自己这儿子一幅纯良乖顺、人畜无害的模样,心头好是一阵惋惜。

他暗自叹气摇头,而后垂首,心不在焉地,把那盅参汤给喝了个精光。

而立在一旁的梁旻,则静静地看着他,喝完了那盅参汤。

梆子声响起,更漏已到子时。

明明是很正常的打更,可外间那梆子,却像是凌空变作一闷棍打在明元帝的头上似的。

他先是感觉自己的前额一阵突突地发跳,既而,心脏也开始急促地跳动起来,明明是挺直着腰背坐在龙椅上,但整个人却像是不停在晃动似的,未几,他眼前一黑,非是昏死过去,而是,他真的看不见了。

不停睁眼闭眼后,明元帝方觉不对,他慌乱不已:“怎么回事?朕为何无法视物了?”

耳边一声轻笑传来:“是么?看来父皇这头疾,真是越发严重了呢。”

明元帝心神一凛:“旻儿,你、方才那参汤中有何物?”

梁旻轻描淡写地答道:“几味难得一见的药材罢了,分开煎服,都是对头疾有益的,可放在一起煎服,便有可能出现反症…”

他笑着问道:“父皇…可是感觉身体不适了?”

明元帝如何还不知是怎么回事,他骇然大惊,重重地拍了下桌案:“胆大包天的孽子!

你竟敢在参汤中动手脚?!”

梁旻声线朗朗:“父皇莫急,也莫怕,儿臣不过是才看了个医头疾的药方子,便想着,刚好拿父皇试一试罢了,这解毒的药丸子,就在儿臣手里呢,父皇若想要,也不难的。”

明元帝气得心头像有滚油在燃烧,他想大声唤人,可方一使劲,整个人便如烂泥一般,滑下了椅座、伏倒在地,剧烈地喘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