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 (第1页)

作者:余姗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本章里提到的文化素养和真性情,在前面的章节里也提到过类似的,比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他们之所以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靠的不只是绘画能力,还有其他学科的辅助。要做到顶级,必然是综合学科能力强的人。

画画和摄影,其实是需要大量理科知识的。达芬奇的构图涉及建筑学、天文学、物理学,还有很多机械知识。

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不仅是艺术家,他的理科知识也非常扎实,毕竟要建造圣家堂那样的建筑奇迹,是需要精通结构和土木的。

现在国内很多所谓的摄影师和画家,就钻研本专业内的知识,想要玩出更多技巧,但真正能成为大师的,是把更多精力都放在其他看似没有关系的学科上,最后融会贯通。

第69章阳光、疾风、细雨

14

纪淳离开后,许游一个人在休息室里呆坐了一会儿。

她是在平复情绪,也是在沉淀和反思。

她看着刚才那张照片,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感受。

两个月前,她和褚昭提出分开,那时候她以为她很坚强,已经做好了所有心理准备,后面的生活也知道如何应对,她甚至觉得生活不会有任何变化,毕竟他们是和平分手,分开后依然是知己、合伙人。

失去了一个情人,却得到一个知己,她还没有丝毫损伤。

直到纪淳的话戳破了她,她到底还是高估自己了。

生活的确如她所料,没有什么变化,她和褚昭在微信上的沟通,比之前那半年的疏远期还要顺畅。

然而在心里,影响还是产生了。

它们并不尖锐,只是蛰伏在某个角落,看上去很听话,却在潜移默化间,一点点影响到她。

想来也是啊,人非草木,怎么可能真的做到一刀切呢?

有些情绪压抑的太久了,是会反弹的,而她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手感。

分开那天,她以为她已经离开了原来的世界,将会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但现在,或许才是真正走出去的时候。

***

许游很快收拾好东西,拿着器材离开摄影棚。

她直接叫了辆车,去褚昭以前的小公寓。

进了门,许游没歇着,直接把相机支起来,调整好光线和角度,在客厅里找到一个最佳的拍摄位。

然后,她就走进卧室,把墙上那幅巨照取了下来。

她用白布将照片上的灰尘拂去,望着自己的眉眼,笑了笑,随即就将它搬到相机前,落地靠墙放置。

许游没有立刻试拍,反而先坐在照片前,歪着头看了一会儿。

照片是四年前的,那时候的她看上去比现在青涩些,也稚嫩,当然也个性。

她有棱角,却又小心翼翼,仍在彻底绽放的过程中,还只是一个花骨朵。

是褚昭发现了她的刺,用相机抓拍下来,否则她到现在都不会知道,那时候的她会有这样冷漠、尖锐的时刻。

她那时候的真性情,大约就是这个吧。

许游又是一笑,带着点自嘲,很快就坐在照片前,和照片里的“她”

一同看向镜头。

她拿起手机控制器,找好角度,摆好姿势,试拍了两张。

然后又站起来,靠着墙,又拍了两张。

渐渐地找到一点感觉了。

她闭上眼,静静地站了一会儿,又坐下,抬眼看向这间屋子,仿佛看到了曾经在这个屋子里穿梭打闹的两人。

褚昭说她是个性感的小丫头。

她如今想起来还想笑。

想着想着,眼角就湿润了。

可心里却并不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