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第1页)

作者:余姗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半晌过去,江堰似乎意识到玻璃墙外有人。

他抬眼一看,脸上的紧绷瞬间淡去,扬了扬眉,朝她比了个手势。

夏天晴便推开玻璃门,进来问:“我打搅你了?”

江堰将笔撂下,靠着椅背伸展着腰背,手臂枕在后脑,说:“没有,正好你来了,一起来看看。”

夏天晴来到台边,低头略过图纸,看的很仔细。

江堰转头在笔记本上敲了两下,问她:“怎么样?”

夏天晴说:“我是工科生,我哪懂艺术上的事?”

江堰笑道:“那是你谦虚,在巴塞罗那的时候,你有好几次都惊到我了。”

“是么?”

夏天晴愣了一下,抬头回忆了一下,却没什么印象。

她自己没注意,但江堰却记住了,有几次他们一起看建筑,看后现代艺术展,夏天晴很少发表看法,大多时候都是被他拉着去看,一看就是一整天。

可她偶尔提出来的几句见解,往往给他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江堰:“你随便说两句。”

夏天晴想了一下,才说:“如果我是一个买房的年轻人,我会优先考虑这个小区,无论是外形,实用性,规划,都很科学,有个性,也美观。当然,还得看价格。就目前来看,这个小区应该不便宜,造价师不会手下留情的。”

江堰:“你是说,这套小区只能向历城的一小部分市场开放。”

夏天晴:“其实从一开始陆明洋把项目拿出来,咱们就知道这是高档住宅区,针对的只是历城百分之十的年轻群体。基本上都是中产家庭以上的生活水准,有能力,也有心思去提高生活品质。而且这第一期楼盘规划,户型基本是针对年轻家庭,三口之家,或是单身公寓,这就决定了住户的收入和工作性质——青年,有经济实力,有艺术欣赏的能力,有车,想找学区房,可能还会养宠物。”

江堰认真的听完夏天晴的话,挑了下眉,跟着问:“听你的语气,你好像有点意见?”

夏天晴放下图纸,眨了下眼,说:“我不是有意见,我也知道买房的人分几种阶层,像是这个项目,位置、地段好,规划科学,交通便利,要在一大片高价住宅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出挑、个性的定位,设计上要出彩,让人看过念念不忘,这才能打响名号。对于建筑师来说,这是个出名的机会。不过我就是个结构,我自己也买了房,我关心的就是大部分买房人所关心的事。比如它的户型布局如何,有多少面积被偷了,安不安全,有没有偷工减料,水电供暖、物业、消防都靠谱么,还有居民的整体素质这些。”

停了一秒,夏天晴又道:“现在毫无疑问的是,你的设计一定会出名。结构由我来把关,我肯定尽我所能,对得起它的造价。施工方面我也相信陆明洋不会找不靠谱的,这个项目他很重视。”

江堰淡淡一笑,替她说出她没有说完的话:“唯一可惜的是,这么好的楼盘,只有少数人买得起。”

夏天晴垂了下眼,说:“那也不是我一个结构该关心的事,多数人买实惠,少数人买品质,在各行都是一样的。现在有很多烂尾楼低价出售,很多人连情况都没搞清楚,看价格便宜就一窝蜂去了,上当之后再追讨权利。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要不是暴利行业,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来牟利。但反过来说,要不是一大群人奔着利益入行,中国的基建也不会发展的这么快。”

夏天晴平日在公司话虽然不多,但是私下里也会每天看公众号推送和行业新闻。

她自己经历过一次裁员热,这些年爬的也很辛苦,但凡行内有点风吹草动,都会下意识多想想,多看看。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职场上她从不敢松懈。

她也知道,大多数人买房首先关心的是地段和价格,拿出大半辈子的钱去买房,渐渐地就成了“赌”

房。

赌这套房足够好,能住几十年,赌它房会升值,赌它是一家人的安乐窝。

正是因为中国人都是这样的心理,才会有出现那么多吃人血馒头的。

不过话说回来,纵使明白这些道理,夏天晴也产生过什么远大“抱负”

什么要振兴行业,成为有话语权的人,再去改革行业这套假大空的口号,她是从来不幻想的。

说这些话的人,多半也是看的浅。

那些站在高处的人,难道就没有抱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