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 第一百四十章 同学少年挥斥方遒

第一百四十章 同学少年挥斥方遒 (第1页)

作者:我欲归去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荆州襄阳,州牧府。

这日州牧府又开始举办五经辩会。

自刘表单骑入荆州以来,数年间恩威并着,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

他不但是汉室宗亲,前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又是天下名士,少时便知名于世,名列“八俊”

这些年荆州被他打造的物阜民丰,内外咸服。

灵帝驾崩后,天下刀兵四起狼烟遍地,唯有荆州呈现出一片和平安定的景象。

因为战乱,从关西、兖州、豫州来投靠荆州的学者又有上千人之多,刘表对他们都能加以安抚赈赡,学者们受到资助,亦能得到保护。

由于荆州境内界群寇已被肃清,刘表于是开立学官,博求儒士,又命綦毋闿、宋忠等学者撰写《五经章句》,并称之为后定。

月前,《五经章句》终于到了最后定稿的时候,刘表便在府中设席,请博士们最后辩论定稿。

就在众人高谈阔论,争相诉说自家学说优于旁人的时候,侍者悄悄来到刘表身边低声禀报:“禀使君,蒯主簿与南郡蔡太守来了,请使君密室相见。”

刘表眉头一皱,低声自语道:“德珪怎么来了?”

主簿蒯良,字子柔,是南郡望族。当初刘表单骑入荆州,此人率先举族投奔,为他平定荆州,执掌荆州大权立下汗马功劳。

虽然只是官居小小六百石主簿,然刘表对他非常倚重,大事小事皆与他商议,在刘表以下荆州众多官员中实权至少在前三。

南郡太守蔡瑁,字德珪,襄阳望族,汉室名臣蔡讽之子。

刘表代王睿为荆州刺史,当时江南宗贼兴盛,蔡瑁大力协助刘表平定荆州,因功被刘表举荐为南郡太守,扼守长江重镇。

且其二姊嫁与刘表为继室,为刘表生下次子刘琮,深受刘表宠爱。蔡瑁本人更是刘表心腹重臣。

蔡瑁从南郡突然返回襄阳,并且还与主簿蒯良一起请求刘表在密室相见。

刘表顿时觉得一定有大事生,便扔下还在辩论的博士们,匆匆起身前往后堂密室。

“德珪、子柔,何事这等急着求见?”

刘表一进密室,见两人面色沉重,便开口询问道。

蔡瑁、蒯良对视一言,蔡瑁道:“主公,数日之前南郡差役擒得一蜀中奸细。下官亲自拷问,方知此人乃郑都天子内侍,并从其人身上搜出一封天子密诏。下官不敢自专,连夜返回襄阳,与子柔一起密见主公。”

说完便从怀里取出一片素白帛布,双手递给刘表。

刘表展开一看,见上面写着:“贾成专权祸国,朕恐汉室危矣,寝食难安。诏令荆州牧刘表使结天下义士共诛之。”

看着帛布上盖着鲜红皇帝玉玺,刘表一阵心惊,这轻飘飘的帛布如同一座大山压在手上,令他几乎窒息。

“德珪,你确定这诏书是真是假?”

“下官检查过了,那人的确是阉人,且熟知宫中秘闻,口音也对得上,东都雅音张口便来,绝对是宫中内侍无疑。”

当今之世,标准官方语言称作东都雅音,一般人是不可能接触到的。即便是普通地方官员,也很少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官话。

只有从小生活在洛阳,并且一直在上流贵人之间使用这种话的,才能熟练掌握拗口的所谓雅言。

也就刘表和蔡瑁从小生活在洛阳,才熟悉东都雅言,蒯良在荆州学了好些年,也只能听得懂,要开口说,便磕磕绊绊了。

蔡瑁说出那两个特点,那这个人只能是一种身份,就是宫中内侍,还是比较高等级的内侍。

“那此人现在何处?”

“下官恐怕消息走漏,已经将他灭口。”

刘表轻轻舒了口气:“你做的不错,贾君美势大,非我荆州能敌。荆州这些年的安定来之不易,轻易莫要妄动刀兵招惹强敌。”

蒯良不以为然道:“主公,如今袁本初八十万大军西征益州,贾君美将大军都抽去迎战袁公,益南空虚。既然天子有诏书在此,不如趁机出兵讨伐贾成,岂不是顺天应命,匡扶汉室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