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 第七十四章 千真万确之事

第七十四章 千真万确之事 (第1页)

作者:我欲归去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巴西郡,宕渠县,和乐乡,何家寨。

正是三月春耕时节,整个寨子男女老少都早早的下地干活。

自从一个月前老头人何大宝带着人去县里赶了一次集,便像着了魔一样叫大伙在平缓一点的山坡也开起田来。还用三张食铁兽皮请了一个长安人指导大伙开田,说是叫什么梯田。

还别说,这个叫做张五郎的长安年轻人确实有几把刷子。

他来到寨子里以后,先是花了两天时间前前后后走遍了寨子周边山山水水。

回来后关在屋子里写写画画又弄了一天。

之后便让老头人先在寨子几个角落挖了好几个大坑,盖上草棚挂上画着男女形状的木牌牌,说是以后所有人必须在这几个大坑里便溺。还规定牛羊牲畜粪便必须收集起来扔进这几个大坑里。

大伙吵吵嚷嚷嫌麻烦,他也不生气,只是笑眯眯说这都是宝贝,以后有用。

有人吵着说着臭烘烘的算啥宝贝,却被老头人拿着拐杖劈头盖脸一顿臭揍。看着老头恶狠狠的样子,连自家宝贝外孙何平都为此挨了打,也就只好乖乖听话。

麻烦点就麻烦点吧,这么一来寨子里干净了许多,久而久之倒觉得这样挺好。至少不会一不小心踩到了哪个淘气小子拉在路中间的便便,让人看了笑话。

张五郎又让大伙架起竹水渠,从山上水潭里往外引水。这可是个神奇物事,那水潭藏在深山,爬下去都费劲。

这人用一根打通的细细竹管只一吸,便让水源源不断升上来,然后慢慢换成大竹管,你还别说,水越流越大,这方圆三四里的水潭居然能够一路下来浇灌梯田,都不用去山脚挑水上来,真的是神奇无比。

有了水源,大伙齐心合力,一下子开出了上百亩梯田。再加上寨子里原先耕种的三百多亩耕地,一下子多了近三成耕地,整个寨子两百多人的口粮就稳了。

若是农闲时候再上山打点野味,去山外换些布匹盐铁啥的,小日子可就美了。

这三张食铁兽皮值,真值!

所以当夷王朴胡带着人来拜会老大哥何大宝时,便见到老头拄着拐站在田边,笑呵呵的和一个年轻汉人说的正欢。

“何老哥,甚事这么高兴?”

朴胡远远的打了声招呼。

他说是夷王,其实也就是宕渠县周围这些地方最大寨子的头人。当初汉室朝廷为了羁縻这些巴、賨夷人,给大寨头人一个虚号,委托他招募夷人随军出征。

何家寨是賨人山寨,以往时候靠打猎和耕种那点收获根本养不活自己。所以为朝廷当兵打仗成了他们重要收入来源。

老头人何大宝年轻时候就随军出征,打了好些年仗,后来伤了腿才回了寨子。

他四个儿子当中就有三个死在讨伐黄巾的战斗中,还添上自家女婿。如今小儿子伤了身子不能生育,便把外孙接了过来改姓为何,当做自家孙子来养,算是延续老何家血脉。

“哟,朴王来了?快请到老头子屋里坐坐。”

何大宝心里高兴,拉着朴胡便往家里走,一边还招呼道:“张先生也一同歇息歇息。”

张五郎笑着摇头拒绝:“老丈有客人,我还是不打扰了,等下还要插秧,怕出了岔子。”

何大宝点点头:“那就劳烦张先生,稍后让老婆子弄些酒菜,张先生一起用些。”

张五郎笑笑,答应一声便抬脚下了田。

这边朴胡边走边问道:“老哥,这是北边来的指导人员?”

何大宝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是北边来的,不过不是官派指导官。咱们寨子小,县里分配不过来,哪像你朴王耕地多,要先紧着你们大寨,只好花了几张皮子请一个。”

朴胡一竖大拇指:“老哥就是有见识,这皮子花的值。我可听说有几个寨子不想花钱,死等县君派人,结果一个都没有,差点耽误了农时,现在都后悔的直打自己嘴巴子。”

何大宝听了得意的哈哈大笑:“那可不是,老头子听说大司空主政,汉中去年秋粮大丰收,就让人四处打听。县里又出了告示,说朝廷派人到各郡县指导新的耕种方法。心里一合计,汉中能派多少人出来?咱们益州那么大,朝廷派来的人咋够?不想法子抢一个,将来后悔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