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第1页)

没想到宫里对楚王这样重视,竟然还有一位公主去看望。

燕宁跟着这位公主,就不会那么显眼儿令人非议了。

“可是之前我听太子说的时候,没说有公主要过去。”

燕宁却觉得这跟之前自己听太子提起的时候不一样。

“想必是陛下疼爱十一公主。”

这次去的是十一公主。阿蓉心中倒是想到了几分,只是因知道燕宁性子柔软,恐她知道得多了心里过意不去,便温和地说道,“十一公主的母族乃是蜀中大户,因此这一次陛下也是想叫十一公主去见见母族长辈,因此才叫她同样往蜀中去。不过正巧你也要去,正好你们两个女孩儿一块儿搭个伴。”

她倒是觉得这样的结果不错,就算燕宁去见楚王也不突兀,燕宁却抿了抿嘴角低声问道,“大表姐,十一公主是不是因为我任性,因此才……”

不是她自以为是,而是她实在担心会不会是宫里因为她想去蜀中,因此拖上十一公主来给她搭伴儿。十一公主是因为她不得安静的。

“有些这样的缘故。”

阿蓉沉吟片刻,没有舍得骗燕宁。

燕宁不由垂了垂头。

她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十一公主。

一个臣下之女任性妄为,却要一位公主千里迢迢随行,这有些过分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

“你对十一公主亲近些。我记得十一公主为人不错,你对她真诚一些。”

见燕宁急忙点头,阿蓉便笑着把十一公主的为人与喜好都说给燕宁听,柔声说道,“在公主的面前要敬重守礼,不可因她不过是低位嫔妃所出的公主就对她怠慢。日久见人心,十一公主会知道你的真心。”

十一公主的生母是宫中位份不高的嫔妾,虽然母族是蜀中大户,可是这样的家世在宫中不够看,十一公主的生母也没什么宠爱。

十一公主自然在宫中没有太高的地位。

阿蓉觉得燕宁无须这样愧疚。

因为能得到皇帝的青眼,被皇帝记起来看见她,还给她回归母族的恩典,十一公主其实是愿意的。

总比在宫中籍籍无名,不被皇帝记在心里,只熬到了年纪就被皇帝漫不经心地嫁人,想都想不起来的强。

“我记得了。我一定对十一公主恭恭敬敬的。”

燕宁急忙说道。

“这就好。”

见燕宁已经忙着整理自己的小包袱,什么平日里喜欢的梳妆打扮的东西摆放得不多,倒是把楚王的腰牌郑重地放在她能看得见的地方,这样急切地想要去蜀中的样子,差点儿叫阿蓉有一种莫名的女大不中留的错觉。

不过这显然是错觉,阿蓉也只是笑着想过就算了,帮着燕宁整理了行装,就等着她出京的日子。只是在这之前,太子得先过生辰,因太子的生辰是皇后的忌日,因此宫中的气氛并不好,太子的生辰也从不大操大办。

然而这一次太子的生辰依旧简单低调的同时,京都之中却霍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冯家这一次竟然没有被宣召进宫。

不仅是没有被宣召进宫,仿佛太子最近对冯家也冷淡了许多,甚至传话出去,叫冯家刚刚及笄的那位承恩公嫡女暂时不必进宫。

这样冷淡,若是换了别的时候,或许会被人猜测是不是皇帝对先皇后一脉已经生出厌弃之心。

然而皇帝对太子依旧十分疼爱信任,只是对冯家却少了几分庇护。

因此最近京都之中的人都猜测承恩公是不是哪里得罪了皇帝与太子。

燕宁听到这些的时候,京都的传闻已经满天飞了,还有人说是承恩公想要巴结太子,想把自己的嫡女送入东宫做侧妃,太子不答应之类的云云。

这其实已经很贴近真相了,不过东宫没有这样的风声出来,因此大家也只不过是随口猜测一番罢了。

太子……那么疼爱冯瑶,亲近承恩公府,若是承恩公有这样的意思,太子应该不会拒绝吧……

毕竟,叫冯家的女儿再次进宫,难道不是太子的希望么?

这些话燕宁听都不想听。

她觉得太子跟太子妃夫妻好着呢,别说冯瑶,就算是天女下凡,只怕太子都不会再要一个侧妃进门。

因此,燕宁只是把这些话当做寻常的八卦听听就算了,好不容易熬过了太子生辰之后,皇帝果然就下了旨意,叫太子带着大皇孙还有十一公主去看望皇家长辈楚王,也命理国公府的燕宁随侍十一公主,给十一公主做个伴儿,一同去蜀中。

这样的旨意并没有叫人觉出什么,毕竟这次去蜀中的皇族没的说,太子大皇孙还有十一公主都是有缘故去蜀中的。至于燕宁,因养在理国公府,因此这京都勋贵府邸也并不是不知道这个在姜家老实乖巧的小姑娘,因李贵妃最近十分喜爱她,几次命她进宫,这是入了贵妃的眼,因此叫她随侍十一公主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只是皇帝一下旨意,来理国公府的女眷就越发地多了。

毕竟燕宁能被宫中看中,虽然服侍的只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十一公主,不过能被皇帝和李贵妃记住,这已经是很叫人另眼相看了。

这其中就有不少是想来真切地多看几眼燕宁的。

当见到燕宁就算被宫中看重,依旧是怯生生娇滴滴的小姑娘,不由有人就动了心思,跟理国公夫人透出了联姻之意。

理国公夫人怎么可能答应。

她为燕宁操碎了心,早在燕宁跟自己说清楚不愿嫁给姜卫之后就把自己亲近的人家家里的小子都给挑过一遍,各有各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