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 (第2页)

作者:蓝艾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顾茗低低说:“我好几次梦见阿瞿,很担心他。”

冯夫人笑道:“你这孩子!

就算是担心他,可也不能上前线去看他。”

本来是一句玩笑话,哪知道顾茗立刻就顺杆爬:“母亲,各家报社与红十字会的人找我牵头准备去前线,他们请求我带队前往,我推不掉……答应了。”

“你呀,怎么能胡乱答应呢?”

冯夫人在她额头戳了一指头:“前线是那么好玩的?由你带队,这帮人不知道打着什么主意呢。好端端的就非你不可了?”

顾茗抱着她的胳膊靠坐在她身边,脑袋在她身上蹭蹭:“我懂母亲的意思,他们都是办事办老了的,非要请求我出面,一方面无非是觉得我的面子好使;另外一方面便是看中了督军府的兵力,我要出门肯定得派人持枪随同,大家的安全也有一定的保证。”

“可是你自己的安全呢?阿瞿肯定不同意的。”

顾茗垂头丧气的靠在她身上,一副可怜的小模样:“母亲,其实有时候我也会去想,普通人的命都如飘萍,上次去灾区我见到很多家破人亡的惨境,有时候会生出一些傻气的想法,华夏如今四分五裂,军政府各自为政,掌权者固然荣光加身,生活优渥,可是普通百姓呢?那些人跟我们都没有关系,甚至还不是冯家辖下的百姓,可是我觉得他们可怜。身逢乱世连自保能力都没有的人很是可怜,我就是想……尽我所能的救救他们,能帮多少算多少。”

华夏之痼疾非一朝一夕之功,不是她凭着一根笔杆子或者冯瞿手中的政权就可以打破旧的思想,建立新世界的。连年混战,也只有出现强而有力的政权与大一统的政局,才能有盛世太平,才能有百姓的安稳日子。

她前世从来不觉得自己善心泛滥,太平盛世很容易让人神经麻痹,也有很多人转而向流浪的小动物奉献爱心。当她在灾区面对很多活生生的人命,饿殍遍野,内心的悲凉无人知晓,也许就是从那时候起,她开始对自己写文章的意见产生了质疑——精神糟粕固然需要清除,然而还有更多的人连活命也难。

是不是真正的弯下腰去救人活命才是意义所在,而非隔着纸张文字进行虚无的精神交流?

人一旦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质疑,便会忍不住钻牛角尖,如果把这些想法讲给冯瞿听,他大约会笑话她。

冯夫人轻拍拍她的手背:“你这个孩子,生了一副慈悲心肠。”

顾茗心想:并不!

我只是从来没见过那么多人被活生生饿死,浮尸遍野,到处都是新起的坟茔,撕心裂肺的号哭……无望的等待,为了一口猪食都肯豁出命去……如果不是身在人间,她都要怀疑身处地狱了。

“母亲,我在家里不安心,如果能跟着红十字会去前线救助伤残百姓,也许我会更安心一点。我不想因为自己嫁给了阿瞿,就只能留在家里,不能出去做事,好像精贵的瓷器要被别人保护起来。”

生命无分高低贵贱,都有活着的权利,都应该被尊重。

第188章

嘉定城内,自战事发生之后,临街店铺皆关门停业,城内卢军趁火打劫,被抢者十之八九。

五月二十三日,嘉定卢军临撤之时在城内放火,直从凌晨烧到了傍晚方熄。当日联军三万余人进驻城内,入夜士兵结队先在一处放火,然后往各店打门唤人救火,待人开门往救,即入内抢劫,谓之声东击西。

六月三日,顾茗所在的红十字会踏进嘉定,联军早已挺进沪上,兵匪绝迹,但满目疮痍,不少屋宇地板掀起,方砖屋瓦尽被捣毁,搜掘一空,难民回里,无衣无食,相顾茫然,遍地皆是……

红十字会支起救援帐篷,随行医护人员救助误中流弹的百姓,很快便有大批受伤流民听信而来。

顾茗站在嘉定城内,面色铁青。

她来之前,冯夫人多有告诫之意,她是个心肠软善的妇人,被儿媳妇一席话说转,同意了她随同红十字会及报社记者来前线,却也说:“你去了说不定心里更难受。”

她世事洞明,大约早就预料到了顾茗今日之心境。

宁雪华举着相机的手都在颤抖,愈加担心泸上的父母。

顾茗本来准备将杂志社交给宁雪华打理,结果她死活不同意,非要一同前往,并且理由也是现成的:“我家里人都在沪上,现在外面打起来了,局势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我也想回家看看。”

冯晨以“保护”

之名厚着脸皮也要去见未来岳父母,结果红十字会只邀请了军政府的少夫人同行,没想到还捎带了一位军政府的二公子,外加一队人马,大家的安全感大增,就连救援物资及医药品都有了安全保障。

红十字会领队的姓林,据说家世显赫,早年留学英国,后来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医学院,曾获医学博士与科学博士学位,回国之后在国内最好的医学院担任生理系教授,更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