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第1页)

人们敬久了,却得不到实惠,那么最后敬意就会变质,变成厌恶,嫉妒和憎恨。

所以汝南郡王才说,要有权势。

有了权势,才能让外人有畏惧。

只有‘敬’与‘畏’兼得,方才是立身之本。

不得不说,汝南郡王的话是对的。

古人或许在见识上不如陆森,但在人情世故这方面,甩了他不知道多少条街。

“多谢泰山解惑。”

陆森站起来,双手抱拳弯腰行了个礼,这是真心诚意地行礼:“此事小婿会好好考虑的。”

“你听得进去就好。”

汝南郡王颇是欢喜。

女儿嫁给这种能听得进他人建议的青年才俊,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陆森带着杨金花和碧莲回矮山,他坐在院子里思考了很久。

又过了三天,宫里传诏的柳船志公公又来了。

“陆道爷,官家又宣诏了。”

柳公公笑着问道:“你接还是不接啊。”

其实柳公公这次依旧不抱什么期望,只是随口一问。

陆森站在他面前,笑道:“接了,明日我进宫面见官家。”

“得了,那我先回……”

柳公公正准备转身,听到这话话了下,突然尖叫起来:“什么,陆道爷你接诏了?”

“嗯。”

陆森把黄色的布卷拿到手里,拱拱手说道:“这段时间以来,劳烦柳公公多次走来走去,可愿到院中喝杯水再走?”

“不用不用。”

柳公公兴奋地直搓手:“奴婢这就回去给官家回复,功夫不负有心人,官家终于打动陆道爷了。”

随后柳船志笑呵呵地带着人回去了。

柳船志回到宫中的时候,早朝还没有散,这消息当场就让所有人轰然讨论了好久。

很快,到了下午的时候,陆森接诏的事便在朝臣们的推波助澜下,传遍了整个汴京城。

很多人一夜无眠。

等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多的时候,陆森打着呵欠出现在宫门外。

此时宫门未开,但已经大量的朝臣在门口等着。

其中有陆森认识的包拯,八贤王等人。

这些人都穿着官服,唯独陆森一身白衣,在人群中极是显眼。

因为昨日陆森接诏,几乎所有人都已经猜到了他的身份。

曹佾看到陆森,眼睛大亮,正要说话的时候,汝南郡王直接招手喊道,笑道:“贤婿,过来,待会你随我站一起。”

这话一出,旁边众人皆惊。

赵碧莲成了陪嫁丫环这事,也就杨家和赵家知道。

连曹佾都被瞒在鼓里。

当下曹佾怒道:“好个赵允让,居然神不知鬼不觉行了瞒天过海之计。”

汝南郡王摸着胡子哈哈大笑。

而陆森走到汝南郡王身边,笑着行礼说道:“泰山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