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 (第1页)

作者:木南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而再听其他大臣出言附和,甚至还有安慰秦王之语,李元吉骤然憋红了脸色,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此等沆瀣一气之臣,他也不屑与其争辩!

再观唐朝另一时空——

李世民表情都僵住了。

他是怎么都没有想到,造成大唐骤然出现乱世之局的,怎么还是他之前称赞和感叹过的玄宗李隆基?

而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所谓的安史之乱又是怎么发生的?

李世民不禁喃喃道:“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安史之乱,起始至公元755年12月,到公元763年2月结束,总共足有八年之久。】

“八年!

!”

李世民骤然吸了口气:“八年之久的战乱内耗!

要损耗多少国力?!

大唐怎么可能不由盛转衰!

!”

【守业更比创业难,破坏更比建设易。】

【自唐太宗李世民起,这一代代守护和建设的大唐盛世,就在这八年里彻底崩塌了。】

【安史之乱,其中“安”

和“史”

指的是唐朝李隆基时期的将领——即安禄山与史思明。】

【这两人在背叛唐朝后,发动了与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所以此次战乱被称为“安史之乱”

。】

【在此之前,唐朝几乎有百年之久未经历过战乱了,当时海内承平日久,所以直至战乱发生的时候,百姓累世不识兵革,近几代人都没有见过战乱,于是在听到有人起兵造反,发动战争时,无论远近的百姓,几乎全部都震惊无比。】

【而就是这场八年之久的内战,使得唐朝8000多万的人口再次大量丧失,国力也迅速内耗且锐减衰落!

“安禄山……”

“史思明……”

李隆基咬紧牙关:“是这两人——”

【虽说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变造反,但究其根本,也绝对少不了李隆基这个始作俑者的锅。】

李隆基的脸上骤然火辣辣的疼,登时再也说不出话来。

【大概是自认为使得大唐进入了全盛时期,李隆基就开始志得意满起来——】

【简而言之就是,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位了,开始满足了,开始飘了。】

【于是,他觉得自己可以开始享乐奢靡了。】

先前的确开始有意气风发,并且志得意满感觉的李隆基:“……”

他想为自己辩白辩解,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李隆基为帝的前半段的确励精图治,也提倡节俭之风,可后半段,大概是觉得这全盛时期的大唐,已经足够他挥霍和糟践了吧,节俭之风不再有,明君之相渐消,已然忘乎所以,被享乐奢靡所侵染,沦为一副昏聩又骄奢的模样。】

【开元二十五年,即公元737年,李隆基因所宠武惠妃进献谗言,将个儿子——即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尽皆废为庶人,并在之后被无情杀害,而后同年十二月,武惠妃病死。】

李隆基听得简直心惊肉跳,哑声道:“武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