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 (第1页)

第104章听你解释

◎是解释还是狡辩?◎

地花会的后半程,大家斗得很热闹,谢芸心底突然生出了些许的孤寂。

热闹都是别人的,而自己有的只是那……滔天功德。

她闲着也是闲着,索性盘坐下来,将那些从全国各地涌来的功德纳入己身,与地花会所挣得的功德放到一起,全部换成修为,加持到自己身上。

她的修为在节节攀升着,只是八卦凝神境同九级造化境的距离有些远,一时半会儿也突破不了,还得再积淀一段时间。

谢芸从山居中拿了两串葡萄出来,坐在海岛上欣赏着远方的美景。

看着同僚们拼尽全力放出来的大烟花,谢芸竟然在这中元节中生出了惬意的感觉。

泰山大帝实在看不下去了,给谢芸传音道:“你若是不打算再斗法了,便回去吧,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去,之后论功行赏也没你的什么事。”

他又补充了一句,“太平,你的道,如今已经快要走到了尽头,阴司能给你的帮助已然极少,不然我与元君早已登临十方俱灭境了。我与元君在等一个功德突破十方俱灭境的契机,已然布局多年,成败尽数系在将来,你也需要及早布局了,登临十方俱灭境的难度,远超过九级造化境。”

“谢大帝提点!”

谢芸原先打算回家休息的,保不准周胜这会儿还没睡,可是泰山大帝说的她心情有点沉重,索性去了阴世。

她要好好看一看她的辖区内的阴世大开发-情况。

很多老手工艺人、匠人都已经离世,他们掌握的技艺也都被掩埋在历史的烟尘中,如何让这些技艺重新焕发出光彩?这是谢芸思考的问题。

华夏曾经经历的百年动乱,如今已经大概定性,那是源于前面数个封建朝代的故步自封,在海外诸国搞工业化的时候,那些封建朝代的帝王还在按着老祖宗传下来的发展经验走,大臣还在中饱私囊……血与火将这个沉浸在天-朝上国梦中的人悉数惊醒,该如何避免历史的韵脚再次迈入故步自封中?该如何避免血与火的悲剧再次在这片土地上上演?这也是谢芸思考的问题。

千头万绪,思路难定。

谢芸琢磨了许久,决定把她辖区内的那些负责阴世大开发的鬼魂都号召起来,给这些鬼魂提一个发展号召——赢过每一个当下的自己。

在谢芸看来,现如今的华夏不是没有好企业,原先的蜀光制药厂不好吗?原先的关中制药厂不好吗?都很不错,都在兢兢业业地生产着产品。

可是这些企业都缺乏一种在时代的潮流中勇立潮头的拼劲与创新劲头。

他们的技术巅峰诞生在哪天,也就死亡在哪天。

唯有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才能让这些企业一次次涅槃重生,一次次走出故步自封的悲剧。

唯有不断的创新与进取,才能让这些企业一直都保持着技术优势,一直都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一直不被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淘汰掉。

人与企业相同,停止进步的那一天,便是走上下坡路的那一天。

时代在进步,人与企业若是不进步,那便是倒退,唯有跑赢时代进步的速度,才能拔得头筹。

……

谢芸把自己辖区内搞阴世大开发的负责人都喊来,强行提出了两项规则:

其一是建立研发先行制度,其二是划分产品周期。

谢芸将企业技术划分为三类,一类保密技术最为先进,二类储备技术保持着同类型技术的先进性,三类产品与市场发展保持一致;三类产品投入市场,二类储备技术随时准备拿出来应急,一类保密技术作为机要来封存,当二类储备技术应用的时候,一类保密技术自动降为二类储备技术,此时就需要新的技术作为一类保密技术来封存了。

至于产品周期,则是谢芸给这些企业设下的一道及格线,每隔三年,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进行革新换代,不能一直都躺在老本上坐吃山空。

消费者会被新的技术与新的产品所吸引,坐吃山空的产品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

阴世的这次会议开完,谢芸辖区内的很多企业就好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纷纷搞起了产业升级。

生产火腿肠的三汇食品厂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更好吃的传统火腿配方,还在各地搜寻肉味与肉质更好的猪肉、鸡肉与牛肉,打算把三汇食品厂的火腿肠种类从猪肉火腿肠扩展到鸡肉火腿肠和牛肉火腿肠方面,创新口味,提高品质。

生产床单被罩这些床上用品的双利制造厂也开始升级织造设备,同金陵理工大学联合研发了半自动化织造机,还跑去边疆承包了三个生产建设兵团种植的棉花,向全国老百姓推出了更物美更价廉的纯棉床品。

生产绣品的苏南绣品厂也摒弃了亲手绣制的产品更优质的观念,开始拥抱现代技术,积极引入自动化刺绣机,让精美的绣图出现在了老百姓的家里、出现在了老百姓的身上,将苏绣这种高端奢侈品推向了全国,也为苏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名声。

生产牛奶的味甘牛奶厂也派人去草原和高原上学习了当地人的放牧方法以及乳制品制作方法,不仅在草原上和高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奶源工厂,还开始着手生产酸奶、奶片、奶豆、奶贝等乳制品美食。

种植蔬菜的大棚也同齐鲁大学联合研发了蔬菜冻干技术,将水灵灵的蔬菜通过冻干技术处理,大幅度降低了蔬菜在运输路上的腐坏概率,还未那些菜价贵上天的地方送去了优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