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第1页)

哪有人想不开去伪造军方的证明?怕阎王爷给自己写在生死簿上的寿命太长,想主动折寿几年?

在看到大-连海-军驻地开具的合作审批文件后,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麻利地给陶娇杏办理了品牌注册及四个产品的备案工作。

等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检测结果出来,‘陶教授’系列医学护肤品就能上市销售了。

——————

陶娇杏对自个儿做出来的产品很有信心,毕竟是交易区都审核通过的,药品监督管理局顶多是发现不了其中的药物检测结果,咋可能认为这药物有毒性?

交易区对药物毒理性的审核相当严苛,陶娇杏制备出来的这四种药膏几乎已经达到了食品级的标准,哪怕是误食一管,也不会对人体脏器产生太大的影响,顶多是需要肝脏紧锣密鼓地多工作几天,尽快把这些药物成分代谢出去。

等设备购买回来,陶娇杏调试好参数后,这四种药物就投产了。

因为这些药物不仅打算在国内销售,还要面对更广袤的国际市场,因而陶娇杏在设计包装材料时,适当地中和了一下东方的审美以及西方的审美,整体选择白色瓶身,上面印有不同的花草。

包装材料上的文字尽可能简单,采用白底黑字的风格,上面用简明的线条勾勒出玉兰花的模样在,在瓶子的背面有一段简单的话——陶教授,‘娇杏’系列创始人,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文字是双语呈现的,上面一段是汉语,下面一段是世界上最广为流传的语言,英语。

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的审核很严格,足足二十一天的时间,才将作用于皮肤的那三种药物审批通过,口服的药物要审核三个‘二十一天’。

陶娇杏没硬等着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证书,在包装生产完后,这些药物就已经量产了。

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这本证书只能卡住药物的销售。

也就是陶娇杏对交易区的鉴定结果十足相信,旁人才不可能有她这么大的胆子,万一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核不通过,那生产出来的药品就只能全部报废了。

……

按照陶娇杏预先的构想,‘陶教授’系列医学护肤品是要继续靠着供销总社向全国各地铺货的,可这些医学护肤品价格高,还有药物补贴,需要各地的供销社去登记汇总,麻烦得很。

只是她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更好的方案来。

陶娇杏没想到的是,药品监督管理局给了她一个大惊喜!

在审核这些药品的备案时,药品监督管理局只进行简单的小鼠毒理性实验,通过毒理性审核的药品就会被送去合作医院,在医院里寻找恰好患有这种病的患者来充当志愿者,为志愿者免费提供药物,并定期收集用药后的信息。

药品监督管理局这回找的是京师大学附属医院的皮肤科,这是全国规模最大、坐诊医生数量及质量最高的皮肤科。

被送去京师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的,不只有陶娇杏提供的实验用药,还有陶娇杏给提供的一系列相关资料。

专家教授们审核过那些资料的内容之后,便开始联系志愿者进行药物试验了。

皮肤癣病虽然不会要命,但发作起来,那痒入骨髓的感觉让人生不如死,恨不得把自己的皮肤挠烂了才罢休。

而且皮肤癣病具有一定的传染及遗传能力,目前除了抗菌与抗组胺类药物止痒之外,并没有其它的治疗方法。

京师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的专家教授们起初并没有对这个‘陶教授’系列的医学护肤品有多大的信心。

连药物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一个涂抹的护肤品就想解决?

这和白日做梦有什么区别?

皮肤科医生只是包装上提供的建议使用剂量来走流程,任谁都被重视这药物。

只是没人想到,被皮肤癣困扰得一宿一宿睡不着,皮肤都快挠到溃烂的患者,上一秒还痒得生不如死,下一秒表情就冷静下来,直勾勾地看着医生。

皮肤科医生被吓了一跳,问那患者?“你直勾勾地看着我-干啥?你咋不叫唤了?”

那患者问,“医生,这药是从哪儿买的?咋这么管用?”

皮肤科医生瞅了一眼,“这不是药,是一个医学护肤品,就市面上常见的那个‘娇杏’护肤品的创始人弄出来的,意思大概是药妆的意思吧,作用于皮肤表面的,像护肤品一样的药物。”

“你是真的不痒了?你该不会是这‘陶教授’请来的骗子吧!”

皮肤科医生将信将疑,有些怀疑人生。

那患者道:“我骗你干啥啊……刚刚都把我痒成啥样了?眼泪都绷不住了。可是您一喷这个,我感觉原先痒的地方好像是敷了一块冰一样,那种痒的感觉一下子就给镇住了。”

皮肤科医生还是不太相信,“现在呢?就是感觉到冷?没有别的?是不是这冷消退了之后就又继续痒了?”

他晃了晃那合金材质的喷瓶,嘀咕说,“难不成这里面装了干冰啥的?”